第五章 毁灭帝国的人(第11/11页)
一、所有清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
二、赔款外债,照旧担任,仍由各省按期如数摊还。
三、居留军政府占领地域内之各国人民财产均一律保护。
四、所有各国之既得权利,亦一律保护。
五、清政府与各国所立条约,所许之权利,所借之国债,其事件成立于此次照会后者,军政府概不承认。
六、各国如有助清政府以妨害军政府者,概以敌人视之。
七、各国如有接济清政府以可为战事用之物品者,搜获一概没收。
此照会:湖北武昌军政府,大都督黎元洪签发。
各国领使看到这份照会,无不惊讶点头:原以为武昌是兵匪之乱,现在看起来,竟是中国最优秀的精英分子之革命。立即表态,既然各国利益已经得到军政府的保证之承诺,各国将视武昌军政府为交战一方,采取中立态度。
驳回刘家庙张彪之诚请列强兵舰炮轰武昌之照会。
张彪收到列强的驳回,好不郁闷。而这时候,黎元洪已经正式发布命令:黎氏既然承诺革命,当终生奉革命利益之行事,现命令第二十九标第一营管带何锡番,率你标人马攻取刘家庙,擒捉匪逆张彪。
何锡番接到命令,当时就哭了,曰:有没有搞错,我老何明明是反对革命的,现在居然要为革命党流血卖命,有没有人出来说句公道话啊,啊,有没有啊?
【15.替大家把命革好】
刘家庙血战,正式拉开序幕。
张彪的人马,有千数之众,都布置在三道桥以北。何锡番淌着老泪,催师猛入,他这标人马最是精壮,又没有参与首义之党乱,建制完好,这就意味着战斗力空前之强大,甫一交火,就打得张彪的辎重营并消防队连连后退,明显不支。
战线推至刘家庙西北,这时候海军上将萨镇冰驱兵舰而至,向何锡番的部队猛烈打炮,何锡番受重伤,满脸是泪的被抬了下去。
这时候民军一涌而上,但无济于事,被萨镇冰一番好炸,打得伤残累累,不得不退回到大智门。
见战事不利,党人大怒,遂组织敢死队,以方兴,马荣为队长,率机关枪队向刘家庙猛攻,张彪力不能支,被迫弃刘家庙而走。
革命军占领刘家庙。
未待喘息,张彪再组织人马反攻回来,水陆两道并进,炮火密集,民军大都是还未毕业的学生仔,被打得哭喊连天,不得不步步后退。
党人再次组织反攻,刘家庙一带杀声震天,死尸满地,学生仔死于这场战事者不少于两千人众,明显不敌张彪之悍勇。幸好汤化龙于城中召集精壮,组建民军赶来助战,先拆毁铁路,颠覆了一列火车,这才迫得张彪部退走。
七天之后,清军主力大至,汉口再次沦为兵火之地,双方先在二道桥一线相持,而后各自组织突击队,突破对方防线,武昌革命军被张彪部以机关枪狂扫,死者过千,来援清兵也被打得伏尸累累。
革命军这边的何锡番负伤之后,黎元洪命张景良出任总指挥。
张景良,留日军校优等毕业生,素有才干,革命党原以为他也会象何锡番,虽然是被迫革命,也得替大家把命革好。不料这张景良身在曹营心在汉,吃曹操饭拉刘备屎,他和原三十标第一营后队队官罗家炎相互呼应,罗家炎不发子弹给士兵,而张景良则坐视清兵攻击不往援,结果革命军惨了,被清兵自三道桥并姑嫂树两路夹击,打得惨不忍睹。
黎元洪下令:将张景良,罗家炎二人,以通敌罪就地枪决。
你可以不革命,但不能不认真革命。
战火在持续燃烧,增援的清兵络绎不绝,从四面八方赶来。
武昌危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