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度尽漠北(第6/7页)

诸将也都道:“这样的大战役,没有主帅冲锋涉险的道理。”

石拔说不过他,只好道:“那好吧,你点了兵马先行,我随后赶来支援你。”

安守智便领了第七、第八、第九三府作为援兵,赶赴翰达拉河谷。他为人敏锐而细心,一路之上,在保证速度的基础上仍能广张耳目,务必要保证不落入敌人的陷阱。

那边石拔则重整兵马,尤其要将被打坏了士气的第一府、第二府整合好。

他叫来了自己的亲卫老兵,安排了军务后抱怨道:“这次大都督的安排,为什么安排我独挡方面大事?我只做个先锋多好?”

一个老兵道:“都督你在碎叶时,已经是独当一面了。以我大唐上将出任先锋,未免大材小用。”

“那不同的。”石拔道:“在碎叶那里时没仗打,有仗也都是简单的仗,没这边这么复杂。”

其实碎叶的情况也并不简单,不过碎叶复杂的地方在于政务,但政务方面并不需要石拔直接插手,他镇守碎叶靠的是他的威名,若有一小股叛乱出现,石拔只要迅速赶去枚平便是,因此不像独当一路大军时这样需要周详考虑。

这次进攻漠北的军事安排,在天策唐军中乃是机密中的机密,就连石拔东行,也是点了大军离开碎叶,东巡黄草泊(今新疆艾比湖),这里是石拔所管辖军区的东面重镇,中原的方面大将受到规定,一般都要在中心城镇驻扎,非奉命或遇战事不得随意出城,但在西域和漠北,大将巡视各方也是常有的事情,而且一巡视通常就是几个月。所以石拔东巡黄草泊也无人觉得有什么出奇,到达黄草泊后,石拔忽然率领五百亲卫,脱离大营,赶赴轮台听命。在那里石坚传了张迈的密令,任命石拔为一路主帅,接掌一路大军。

这次的军事行动,在石拔现在这个位置上的人事任命张迈委实感觉极难。石拔的优缺点张迈不是不知道,也知道就综合素质而言,平衡度比石拔高的人也不是没有。可是这一路大军太过特殊,不但在兵力与战略级别已必须是都督级别以上的人才能统帅,同时由于必须保护政治地位极高的赞华活佛,因此这一路主帅不但要有相当的能力,还要有相当的声望地位,非上将军级别的人不能为之。此外这一路军队中还有部分龙镶铁铠军,故而还必须是张迈相当亲信的人,否则如何能将龙镶铁铠军交到他手上?

声望、地位、亲信,这样几个条件一凑合,也就只剩下郭洛、杨易等寥寥数人,就连郭威、马继荣、薛复都不算太合适了——何况南面也需要郭薛二人,但杨易不消说,郭洛也得在西面坐镇,实在走不开,算来算去,上将军里头也就只有石拔相对最为合适。

石拔抱怨道:“郭大叔要是不死多好,若是他做这一路主帅,我宁可给他做马前卒冲锋陷阵!”他说的郭大叔,便是之前英烈战死的郭师庸。石拔其实不是不想参与这场漠北大战,相反如果张迈不让他参与,石拔事后只怕反而要有意见。可是现在这个位置,却不是石拔所喜欢的。石拔以为,像这种突然空降来统领一支成分复杂的大部队,也只有杨易、郭洛、郭师庸那般人物才行,自己并不合适。

另外一个老兵道:“都督你也别妄自菲薄,你不是说,任命你做这一路主帅的事,不止是杨大都督的意思,就是元帅也赞同呢。元帅的命令,那还有错的?”

石拔一听,说:“那倒也是。元帅一定不会错的,只是眼前为什么我们却缚手缚脚的?”

那老兵道:“那是都督你太听安将军的话了!您才是都督啊,干嘛什么都听安司马的?”

石拔哈哈笑道:“我是不想听他的,可他是军师,而且分析的也都有道理。”

那老兵道:“大石将军传令的时候,元帅借大石将军传的话,都督还记得吗?”

石拔一愕,便想起石坚传令的时候,石拔接令之后也有两句言不由衷的抱怨——会在这种情况下还毫不掩饰地口出怨言的人,整个天策唐军只怕也只有石拔一个了,这也是石拔与张迈关系亲近的体现。但张迈似乎预料到了石拔会有疑虑,便借石坚之口对石拔说:“小石头,别怕,你行的!放手去打这场仗,你肯定能行!你是我的福将啊!”

“福将么?那是要我按照我的感觉,放手去打么?”石拔朝着东南方,忽然一笑,道:“迈哥啊迈哥,我还是不适合做统帅啊,既然这样,那我还是做回个猛将吧。”当即传令:“将第一府、第二府的那两帮兔崽子给我叫过来!他娘的,在轮台训练了这么久,竟然还临场败阵。丢人啊!他娘的,叫这些小崽子都跟来,跟在我后面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