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炼金术(二)(第3/4页)

两人隔着窗户对骂了一阵,不欢而散。

……

这个冬天很冷,却是安西唐军过得最踏实的一段日子,眼看就要过年了,汉族家家户户都准备着年货,一些本来不过中国年的,也被带动了起来。

张迈与郭汾缠绵了七八日,生活便上了过日子的轨道,反正有郭汾在时,新鲜刺激的事不见得有,但衣食住行却一样也不用担忧,成亲非但不碍国事,反而大有助益,因生活也变得越来越规律,精力更显充沛,工作效率竟也提高了不少,现在张迈三天能办的事情,放在以前至少得五天。见到的人,都说张特使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这日张迈瞧过了安六主持的疏勒工坊,巡视过了郭师庸正在训练的六府新兵营,下午便带上郑渭还李膑,来找那两个炼金术师哈立德与纳菲尔。

路上,李膑不住地劝张迈不要在炼金术上沉迷,他说:“这两个人我打听得很清楚了,品行都很一般。哈立德是阿维斯陀神庙的文书祭司,却整日想着怎么用炼金术发财,又不守清规,喝酒嫖妓的事情都干过。那个纳菲尔本来是个牧场主,也是弄炼金术弄得把家产都败了,现在就靠着坑蒙拐骗过日子。这两人的道德都很成问题,疏勒的上流人物,没人看得起他们。”

张迈却半点不为所动,笑道:“我要的是他们的技术,又不是要他们的品德,他们品行不好无所谓,有用就行。”

李膑道:“有用?难道特使你真相信他们能炼出黄金?”

张迈笑了笑,说:“如果他们能成功的话,也许会炼出比黄金更加贵重的东西呢。”问郑渭道:“你说呢?”

郑渭一笑,因还没见过那两个人,便不肯轻易开口评价。

李膑拨给他们二人的那两座大房子,位于疏勒城东南。疏勒这座城市说到整体规模,城内的地方如果全面开发起来足以容纳二三十万人口,如今只剩下十来万,自然是有很多地方都荒芜了。李膑拨给他们的这两座房子是以前一个大商人留下的产业,分处一条街,面对着面,但整条街却一户住户都没有,他命人将两座主屋草草修整了一下后,就交给了哈立德和纳菲尔两人,显得十分应付。但张迈见这里地处偏僻,却觉得选址选得很得当。

哈立德和纳菲尔听说张特使来,早就在街道口等着了。这两个炼金术师如今都已接近穷途末路,忽然得到张迈的青睐都是喜出望外。两人都打定了心思一定要捉住这个机会,他们本来不会唐言的,这些天也临阵抱佛脚,学了几十句,等见到张迈就赶紧用唐言打招呼。

张迈听他们说的话口角都漏风,笑道:“今天就算了吧。我带着郑渭你,你们就用你们本来的言语说话,让郑参军来翻译。”

先到两人的屋里看了一看,发现两人都已经将屋子收拾得相当干净,而且各自都有成套的炼金器材与大量的藏书,郑渭肚子里装的书籍不少,他如果不做个商人,也肯定会成为一个学者,这时看到了两人的藏书还是不禁吃了一惊,抽出几本一看,更是骇然,因见到里头有好些是罕见的孤本,道:“李膑还说你们两个穷困潦倒呢,谁知道还有这么多的书,这些书如果卖了,你们马上就能变小富翁了。”

纳菲尔连连摇头,说:“我宁可饿死,这书是不肯卖的,我要不是为了买这些书,何至于搞到倾家荡产,不像有些人,口袋里一个子儿都没有,就直接从神庙里头偷书。”

哈立德大怒:“你说谁!”

纳菲尔冷冷道:“谁是,我就说谁。”

张迈却更加关注他们屋子里的那些器皿,两人都有整套的炼金术器皿,其中有许多样式稀奇古怪,但其中的一些如漏斗、量瓶之类,已有现代化学实验室专用器皿的雏形,这让张迈想起了中学时代第一次见到这些器皿的场景,感慨不已。

要知学术一物,从来都是点滴层累而成,到达一定程度所爆发出来的里程碑式的发明创造,其实乃是水到渠成之功,是果儿不是因。近代化学之成就源远流长,其中东方道士的炼丹术与西方炼金术师的炼金术则为其两大源头。

而这中亚地区则恰恰是两大文明的融汇点之一,华夏地区的技术如火药已经在此扎根,地中海沿岸的知识也传播及此,东方之技术与西方之理论一相结合,便为后来留下了难以估量的发展空间。只不过这时尚未整理出一个脉络来,道士也好,炼金术师也罢,这两派人钻研的技艺,其学科立足点以及目的都与现代化学的原理与目的大相径庭,无论炼丹术还是炼金术,所追求的都是点石成金与长生不老,至于火药、硝酸等物,则都是一不小心弄出来的副产品,在道士与炼金术师眼里并非最重要的,所以哈立德和纳菲尔所学自然都显得庞杂而混乱。科学一事,如果积累够了,方向一对,出成果相当快,但要是方向走入岔道,那么个人终身无成都算小的,整个民族数百年全无建树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