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仁刀、霸刀、法刀!(第2/5页)

人犯、苦主、人证,全都带到了,三班衙役手提水火大棍,在草坡上分列左右,站得整整齐齐,中间一张八仙桌,上边摆着红黑令签,旁边一张小几,一个书办摆好文房四宝,正慢悠悠地研着墨。

知府大人不在衙门里审案,而是跑到这儿来升堂问案,分明就是有意要让全州百姓与闻此案,所以对百姓们的赶来,并无一个衙差哄赶拦阻。不过,除了三班衙役,两边还有近百名佩腰刀、举缨枪的民壮维持着秩序,所以虽说这羌寨前面人山人海,却无半点喧哗声。

“咣、咣咣……”鸣道锣响了,远远一顶大轿赶来,现场立即一片屏息。这地方山高皇帝远,一州知府在百姓们心中就是掌控着他们生死前程的最大的官儿,如何不生敬畏之意。

芦岭州因为新置,所以府衙许多东西还不齐备,比起内地州府来寒酸的很,这样的官轿只有一乘,而且平时杨浩还不大用,一出门总是乘马,如今杨浩坐了官轿,其他随从官员却仍是骑马相从。众官员们到了近前纷纷下马,走到位案两旁的座位前肃然等候。

众百姓瞪眼看着,就见一个年轻人极其利落地跳下马来,快步走到轿前去掀轿帘。这年轻人眉眼俊俏,十分秀丽,只是脑袋上的头发极短,若非身上穿的也是衙门里的公服,简直就是吐蕃草原上的喇嘛僧。

他将轿帘儿一掀,里边缓步迈出一人,一双白帮黑面的缎子官靴,一袭浅绿色的官袍,可那袍带上却悬着一枚只有绯衣官员才能佩戴的银鱼袋,正是整个大宋独此一家别无分号的芦岭州知府兼州团练使杨浩杨大人。

杨浩没戴官帽,一层层白布把那脑袋裹得跟印度阿三似的,西北地区不少人是见过天竺人的,瞧他那稀罕模样,许多人并不知道杨浩昨日受了伤,更有那新来不久还不知道杨浩来历的,还以为这位杨大人本来就是天竺人呢。自唐以来,在中原做官的外族人可不罕见,于是人群中便是一片啧啧称奇之声。

杨浩顶着一个大脑袋到了自己座位上坐下,自程德玄以下各位官员这才依次落座,杨浩左右一看,抓起惊堂木来便轻轻一拍。其实在这样空旷的地方,惊堂木起不到震慑人犯的作用,但是这是必要的程式,两旁衙役见了知府大人示意便“威武”起来。

“诸位百姓,自我芦岭州建立以来,大多数百姓都能谨遵王法,规矩行事,却也不无宵小,横行乡里。程判官教谕为先,少施惩罚,然而有些人不思悔改,变本加厉,正所谓乱世有重典,当然啦,我大宋国泰民安,绝对谈不上乱世,但这芦岭州因为新建,又有横山羌匪作乱,不免有些歹人趁机浑水摸鱼,横行不法。今日,本官开堂公审昨日羌人少姆依可受人凌辱,老父被杀一案,以正王法,来啊,带原告。”

其实因为这里不是公堂,也没有仪门二门和候审的押班,所以原告、被告和人证都在现场站着呢,倒不需下堂传唤,杨浩说罢,姆依可便被带到案前跪倒,这少女还未开言,先已放声大哭起来。

姆依可在羌语中是月亮的意思,这位少女年纪不大,才只十三四岁年纪,果然生得身如纤月,眉目婉然,很有几分柔美的姿色。杨浩见她小小年纪,五官稚嫩,神气清纯,哪有半点风尘味儿,却被那丧尽天良的花无月凌辱,还反咬一口,诬指她是个半掩门儿的妓女,心中一股火气不由暗暗生起。

依娜站在人群中,听见这位汉官提起横山羌匪作乱之事,心中便觉不妙,又见姆依可伏在案前大哭,这汉官儿脸上便露出怒气,双眼杀气腾腾,心中更是惊惧,站在人群中便连连向自己丈夫招手示意,叫他千万不可说出让这汉官儿不高兴的话来。李兴看见妻子的示意,便将头扭了过去,气得依娜连连跺脚。

那少女老父惨死,自己被人凌辱,如今只剩下孤苦伶仃一人,昨日那个官儿还是个不肯替她做主的,她也不知道今天这个怪里怪气的天竺大人能不能为她主持公道,伏在案前便放声痛哭起来。

杨晋城见她这么哭下去不是个法儿,便一边走近,一边大声说道:“原告,上面坐的,便是本州知府杨浩大人,你有甚么冤屈,尽管向大人直言。我家大人明察秋毫,秉公断案,定会为你作主。”说着凑近了去,小声说道:“哭甚么哭,这般哭下去何时是头儿,总要将你的冤屈说出来,我家大人才好为你作主。”

姆依可得他提醒,这才擦擦眼泪,哽咽着把前晚所经之事从头到尾叙说一遍。其实这案子非常易审,这些羌人原本是东阳氏的奴隶,那少女原本并非娼妓身份。他们来到芦岭州才只一天的功夫,刚刚安顿下来,为防万一,从一路押送,到入谷定居,始终有武力警戒,怎么可能这么快便做起了生意,还招揽了他这么个嫖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