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3章(第5/6页)

南方女孩儿和北京本地女孩儿一比就出来了。没有满脸的痘痘,肌肤似玉。田华羡慕地说:“天生丽质是天生在了一个好地方。”然而,这里的人却天生看不起其他城市来的人。总以为是外地人纷涌到了北京,占了这里的资源,抢了他们的市场。殊不知,最累最苦的活儿都是外地人在做。没有房子,没有户口。遍翻京城各大报的招聘广告,下面无一例外印着一行小字:限北京五城区户口。据说,这是北京市劳动局为了保障本地人采取的强制条款。虽然,实际招聘并不一定以这条为限。却分明道出了一种岐视。

那时候,大四都开始实习了,没什么课了,同学早就四处联系单位打着工待业。有个师兄介绍去一家报纸实习。声明没有基本工资,做一件活儿拿一次钱。多少也不知道。

去之前师兄专门交待,把卷发梳成辫子。师兄说:“我们报社的女孩儿,短发不用说了,长发一律直发。”言下之意,这么卷的头发一进去,会给人一种不正经或轻浮的印象。那时才恍惚有点明白为什么弈不要我披着头发。

我骨子里看不起这种对外表的偏见,有些叛逆,有些不服气,在学校总是把头发散开,戴着夸张的银饰。然而,每一个到了北京的外地人,没过多长时间,都会跟本地人学着打扮。穿牛仔裤,体闲装。以这种最朴实常见的服装来响应北京的大气。

在学校里从背影看我经常分不出前面走的是男是女。这种压抑本性的文化让我对北京爱不起来。

我永远忘不了年少气盛的我第一次去打工的经历。所有的自信满满到了用人单位成了不够谦虚。奕回来后,我同他争这个问题。他寻思良久说:“到了一个城市就要适应这个城市的规则,否则,你会成为异类。”而成为众人眼中的异类,对生存绝对没有任何好处。我不屑地说:“北京是座虚伪的城市。”

其实弈的所有要求都是在教我如何面对这座城市,如何融入这座城市。用一层壳包裹真实的自已,用假面去应付别人。而我当时,不肯敛去锋芒。不是不懂礼貌,不是不会低声下气,我只是不想。

现在,我回来了。没有惊奇,没有胆怯,没有张扬。我平静地打量着这座城市。我口袋里有一千多块现金,卡上有几万元存款。足够应付我在这里生活直到找着工作。

我找了家小旅馆住下。下午就去找房子。约好中介第二天看房。我在街上买了个煎饼当晚饭。一块五一个,最实在不过。去超市买了简单的洗漱用品,能用就行。

躺在旅馆里静静地思考。我的突然离开岭南可能已经炸开了锅。不知道公司里人的反应,宁爸爸宁妈妈他们会伤心吧,宁清他们应该急得上火了吧。他应该知道我要去找展云弈了。知道我来了北京,却肯定找不到我。我连手机卡都扔了。而北京如娟子说的,太大。这样的小旅馆我最多住两天,找到房子就搬走。要把京城的旅馆和中介梳理一遍,时间也够我冷静下来做好准备了。

房子一居室,两千一月,通两气,带家俱家电。在三环内能找到这样的房很不错了。主要是马上就能入住。去超市拎着大包小包的生活用品,我在北京有了个新窝。

没有去找大学同学,也没有急着找弈。我还在为自已争取,希望回去时,我已经找到了一份工作,这样,多一点空间。不然,就只有呆在他身边,闷闷地数着指头过日子。

去应聘的公司人事部的人拿着我的简历奇怪的问我:“你学广告的,怎么来聘办公室文员?”我微笑着回答:“因为公司只有文员招聘,我才到北京,需要这份工作,专业是广告,也算和公司业务沾边。”

我没有写上在岭南工作的情况,另外杜撰份了经历。我得到了这份广告公司文员的工作。不是我喜欢的设计与制作,试用期三个月,月薪只有不到三千元。但是慢慢会好的。我没有说谎,我极需这份工作。重新熟悉北京,重新走进这座城市。

北京的公交车是我的梦魇。每天六点出门,坐两站路转地铁再转公交才来得及八点左右到公司打卡。下班进地铁的时候还有阳光灿烂,出地铁就是星星满天,然后再夜色里再坐公交车。回到家已近八点,摇摇晃晃进门往床上一到。每天四个小时时间花在车上。有那个人说喜欢生活在这里,他肯定不知道好日子是咋过的。每每这时,我就想念岭南。上班十分钟,下班十分钟,慢慢地走路,一间间逛着沿街的小店,看着想买的就下手,不象这里,除了周末一次性大采购,我只想呆在屋里睡觉。

然而,却也充实。公司事情不复杂,应付起来很轻松。最主要的是这样的工作,这样的生活不劳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