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七章 暴起(下)(第2/3页)

“在风调雨顺、无灾无害的太平光景,市场和商人,可以应付粮食的转运和供给。但一旦到了粮价腾贵的灾荒时期,完全依赖购买粮食的发达地区,就会遭到致命的打击。所以我说,不符合生产力条件的过度市场化,使大明的经济表面畸形繁荣,实际脆弱不堪!我敢肯定,如果一切像原先那样发展,那么最终导致大明经济崩溃、继而国家灭亡的,恰恰是我们引以为傲的隆万大改革。更准确地说:是由于我们的改革措施过度实施!我不是说这些措施不好,但古人云‘过犹不及’,它一定要跟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张居正起先还带着气,但后面已经听得极为认真了。他本就是当世顶尖的经济专家,沈默又说得极细,所以接受起来毫无障碍,也不得不认同这种观点。

还有一点,更让他容易接受沈默的看法——那就是从万历八年以来,大明北方便连遭天灾,气温偏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其实不光北方,连上海、南直、福建、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

这种罕见的全国性天灾,别说他这辈子没见过,翻遍二十一史也是没有的。比起那些天象示警的谶言,他更相信报纸上所说的‘小冰河时代’即将到来……因为那至少是天文学家和气象学家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

如果真的会出现所谓的小冰河时代,那么大明现在的经济结构,自然是无比危险的。抵御灾害的能力,甚至比不了那些刀耕火种的少数民族。

※※※

这样想来,张居正不能不承认他是在为自己还债了——同样是最顶级的治国者,张居正自然知道,以大明朝的行政能力,解决隐患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在还不至于不可收拾的时候提前引爆,只有让相关各方都痛了、怕了,才有可能重新调配资源,操纵社会转型。

如果等到全国性灾荒爆发,那时神仙也救不了大明了……

虽然这样想,但张居正也只是部分理解了沈默,还有更大的疑惑:“再说说金融危机吧,这可是你一手引爆的。虽然皇帝对汇联号早有觊觎之心,但要不是你主动给他这个机会,怕是他也没有理由对汇联号动手吧!”

“这话说的……”郑若曾忍不住冷笑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开阳先生,你去看好楼梯口。”沈默摆摆手,示意他清场道。

郑开阳下去守着,顶层便只剩下他俩,沈默才缓缓道:“郑开阳说的不错,既然金融危机是早晚的事,我自然要掌握主动权了。”顿一下,他压低声音道:“但你若以为,我只是为了给皇帝挖坑,就太高看那小子,也小看我沈拙言了。”

“你想干什么?”张居正也低声问道。

“我的目标是……”沈默用指头在甲板上写下一折一捺。

“九……”张居正一愣,旋即震惊道:“九五之尊……九大家?!”

“是。”沈默点点头,冷笑道:“别人都以为,九大家是我豢养的鹰犬,实在高看了我沈江南。我本无根无基的一介布衣,就算三十年里翻云覆雨,宰辅天下,也没法真正收服九大家这样的世家豪族。”

“我以为你会狂妄到以为,九大家都是你手中的棋子呢。”张居正幽幽道。

“起初,他们只是因为我有前途,而且处处以他们的利益为重,才会表面上遵从我的命令。但后来,我做得的还不错,带着他们避过了几次大的危机,不仅在朝堂占据统治地位。还通过汇联号,深切控制了东南的经济,这是他们之前从未达到的高度。”沈默自嘲道:“所以我的威望越来越高,他们也准备接纳我沈家,成为其中一员……这样就算我致仕,沈家依然会兴旺发达。”

“而且他们还希望,我率领他们完成前所未有的事业。”沈默轻声道:“‘虚君实相’这个主张,不只是说说而已,他们希望能变成现实。”

“这么说,你们还真是好同志。”张居正嘿然道。

“但是我不会答应。”沈默淡淡道:“按照他们的方式,所谓虚君实相,不过是把一个皇帝,换成几个皇帝,重演两晋时的门阀政治而已。这对国家的危害更甚。”

“是。”张居正点头。如果让门阀控制了国家,腐朽起来更可怕。

“他们也知道这种分歧的存在,却相信只要火候到了,我会半推半就。”沈默的神情逐渐冰冷道:“所以从万历六年开始,他们瞒着我策划了一系列针对万历的行动,包括诱惑我家老三,试图让他加害皇帝,逼我不得不就范,却被我阻止了。双方因此产生了龃龉,我也因为首当其冲,成为了皇帝报复的对象,险些被害死在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