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八三章 神鞭(中)(第2/3页)

当然为了避免有关系户走终南捷径,引起科场出身官员的不满,沈默定下了严进严出的规矩。首先,各省督学要对所举荐的监生负责,监生在校期间的成绩、表现,将是考核其政绩的重要依据、二是‘坐监三年’的前提,是监生能够修满积分。如果修不满,还得继续念下去,最多六年修不完的,只能打回省里自己处理了。并且,最后一年实习的衙门,肯不肯给好评,还得看他们的表现。

就这样,还引得朝野满是怨言,那些已经从科场出来的,和挤不进国子监的举子们,曾经许多人愤怒的上书,说这是乱法亡国!好在一来沈阁老是六首状元,牌子又硬,加之又是朱元璋定下的规矩,这才没有让他们闹起来。

后来,隆庆四年第一批监生毕业,又有人闹腾,但在之前一年的实习历事中,各部大佬们已经见识到了这些监生的过人能力,爱他们还来不及呢。于是高阁老一声断喝,这个世界安静了……

现在降妖镇魔的门神已经回老家了,反对的声音又起来了……

※※※

“人手的问题解决了。”言归正传,葛守礼道:“监管怎么办?”

“这就得您老来办了。”沈默朗声笑道:“都察院也有十三道御史啊!”

“您是说?”葛守礼眼前一亮道。

“不错,一道盯一省,出了问题立即参奏。”沈默笑望着葛老头道:“既然您老这么不放心,我就把监管大权交给您,你看哪里有问题,立即提出来,该整改整改,该处理处理,甚至某些地方暂时停止,你都有权决定,怎么样?!”

“啊……”葛守礼被沈默的气度折服了,有些美好的情绪在胸中滋生,一时说不出话来。

“因噎废食要不得啊,葛老。”沈默轻舒口气,笑容依旧和煦如春风道:“百姓为税赋苦矣。方才说的纳税还是轻的,对老百姓来说,最大的麻烦是徭役。因为田赋和人头税多少还能见到东西,当官的赖不掉。徭役可就不好说了,修河堤、给驿站当差、整修道路,这都是徭役,累死累活完成了任务,还得给当官的行贿。你要是不给钱,他就大笔一挥——没干,下次接着干!你有意见?这事儿我说了算,说你没干就没干,你能咋地?百姓苦于税赋久矣,再不改革,真要国将不国了。所以无论如何,咱们都得把这件事办成办好!”顿一下,坚定的挥挥手道:“为了避免法久则弊,我们要从一开始,就把规矩立好了,立完善了!”

“要是能严格按元辅说的办,这事儿倒真有可为之处。”不知不觉,葛守礼的立场在渐渐松动:“但都察院能监管官员,却管不了那些奸商……老百姓要完税,得先把东西卖给他们,才能换回银钱。平白让那些奸商加进来,使百姓多了一重剥削,这也是老朽反对的一个重要原因。”

“谷贱伤农,这是无法根治的死结。”沈默叹口气道:“但百姓为完税而出售货物,是带有强制性色彩的,并不是买卖自由的市场行为。所以我们必须要保护农民,打击投机倒把。”

“那么如何去做呢?”葛守礼追问道。

“三个办法。一方面,官府要通过常平仓,在粮价低的时候高价买入,调解粮价。”沈默眉宇间的杀气一闪而过道:“另一方面,要严厉打击奸商不法,对于在完税期间哄抬物价的,以破坏国家税赋大法重处,轻则罚款杖刑,重则杀头抄家!”

“也只能如此了。”葛守礼叹口气道:“希望严刑峻法能让奸商收敛。”

“葛老,您是山西人,自然对晋商十分了解。”沈默也叹口气道:“应该知道,我大明绝大多数商人,都是诚实守信,视口碑为生命的。只要我们把工作做透做细,相信各个商业协会会出面阻止有人搞乱市场,把那些害群之马赶出去的!”

“但愿如此吧。”葛守礼点点头,这一条算是通过了,又道:“我现在相信,这个法子,是很好很好的。但是能好多久,我还不乐观,因为它受地方官员的素质影响太大。不是我抹元辅面子,秉承圣人教化,爱惜羽毛的官员不少,可千里当官只为财的人还是太多太多了,这些人能在高压之下忍一时,但一有机会他们就伸手。”端起茶盏,却发现早就喝干了,他有些尴尬的搁下道:“一条鞭法施行后,旧的摊派并没有消除怎么办?或者消除了又再生出来怎么办,百姓岂不是比原先负担耕种?还有官吏的贪污问题,固然征银有定数,可老百姓交上来,都是细碎银子,地方上要熔炼成银锭,这里面会有损耗。但是多少没有定数,多出来的都进了他们的腰包。”

“葛老确实把条编法看的很透啊。”沈默一边给他斟茶,一边赞赏的颔首道:“这确实是两个难题,第一个还好说,都察院严加监管,一旦有税外摊派,或者免费劳役的情况,立即上奏弹劾,查实后撤职严办!”顿一下,他有些无奈道:“至于火耗的问题,民有福祉,官也有福祉……”觉着这样的话,出自一个首辅之口,实在是不恰当,他便换一种说法道:“说难听点,就是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我们把这个口子堵死了,他们又会去别处找漏子捞钱。不如就睁一眼闭一眼,把他们喂饱了,只要好好给我干活,可以不追究。”说着冷哼一声道:“要是拿了钱还不干人事儿,那这些钱就是他们的催命符!”讲起经权之道,沈默绝对是超一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