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三章 我不答应(下)(第3/3页)

从经济层面说,大明在工商业兴旺发展几十年,迟迟不肯落下迈入资本主义的后一只脚,其原因自然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那种历史周期律的强大惯性……自古以来,由于严重的通货紧缩,欠缺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条件,所以小农经济一直占据社会经济主导地位。而小农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财富来自土地,土地是财富的源泉和代表,所以豪强地主换了一茬又一茬,兼并冲动却始终强大而坚挺。

哪怕随着海外贸易的展开,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大大缓解了帝国的通货紧缩,使工商业欣欣向荣发展起来。但是人们的观念根深蒂固,很多财主赚了钱干什么?不是扩大再生产,而是买地……海外贸易的兴起,社会财富的增加,反而加剧了土地兼并!真叫人啼笑皆非。

要改变人们的观念,使土地地主阶级中,尽快转化出资本地主和纯粹的工商阶级,除了为工商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外,给传统的地主经济以沉重打击,也是必须要做的。

怎么做?就是像海瑞做得这样,让他们退掉强取豪夺的田产,并按照田亩数缴纳税赋,使土地兼并变得无利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