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一章 西北望(上)(第3/3页)

看了他们的样子,沈默忍俊不禁,笑道:“给他们试试吧。”

于是百步之外的树杈上,吊起了一个酒坛子。而那杆枪也交到了戚继光的手里……作为曾经的神机营掌门,试枪的任务自然当仁不让了。

看到戚继光端起‘隆庆式’瞄准,沈默不禁暗捏一把汗。当年在龙山卫时,他可是见过戚家军三箭退敌的惊天表现,如果说谁最有资格评价枪与弓箭的优劣,自然非他莫属。

戚继光屏息凝神,按照吴兑所教的三点一线,稳稳瞄准了那酒坛,然后稳稳扣动了扳机。长枪在他手中像生了根一样,丝毫不受后坐力影响,稳稳的射出弹丸,啪的一声,便将那酒坛击得粉碎。整个动作一气呵成,浑然不像初次摸枪之人,引来一片叫好声。

戚继光也很满意,爱不释手地摸索着光滑的枪背,问吴兑道:“还能再远一些吗?”

吴兑摇头道:“这种枪只能打一百步,再远了,就没法保证命中了。”一百步就是一百五十米,能够的百步穿杨的弓箭手,都被冠以‘神射’的名头,而普通燧发枪兵,稍加训练就可以做到这点,其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

事实上,一名弓箭手要训练两到三年才能合格,而对于火枪手,只需要二十天左右即可形成战力,这也是为何各国会用后者淘汰前者的原因,成本悬殊太大了。而大明边军在嘉靖末年开始列装鸟铳后,效果也立竿见影,虽然仍不能阻止蒙古人的入侵,但每次都能使他们损失惨重……试想一下,如果大明的士兵,各个都和蒙古人的神射手一个档次,那么蒙明之间的战争,还有多大的悬念?

就在众位将军陷入意淫时,戚继光却拧着眉头道:“那日所见,神机营的射程可远不止百步。”

“哦,那是一种特制的枪。”吴兑说着招招手,便有士兵跑步过来,奉上一杆样式相同的‘隆庆式’。

“看看有什么不同。”沈默笑眯眯道。

戚继光便一手拿一杆枪,细细端量起来,其余人也凑上来一起找,但看了半天,都徒劳无功,分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嘛!

“看看枪膛……”沈默笑着提醒道:“秘密就在枪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