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四章 不如归去(中)(第2/3页)

张居正开始还愣了一下,抬头看向徐阶,却见老人的泪水早顺着深深的皱纹,流到腮边了。

“师相……”张居正带着哭腔,跪在地上道:“我们罢朝吧,让衙门继续过年,让百官联名上书!让皇帝知道,什么叫人心不可违!”

“傻话,人能胜得过天吗?”徐阶用衣袖擦擦自己的眼角,朝张居正缓缓伸出手去,深吸口气道:“还记得当年你告病回乡,我跟你说的那几句话吗?”

“记得。您当时跟学生说的是‘做官要三思,思危,思退,思变’。”张居正声音喑哑道:“可这个时候,这么多人需要师相您护着,您老这一走,大家怎么办?”说着他伸出双手,紧紧抓着徐阶那只生满老人斑的枯手,眼含热泪望着他。

“老师老了,不中用了,不能给你们遮风挡雨了……”徐阶也抓住了张居正的手,紧紧地捏着,压低了声音道:“这些年,为师护着的那些人,就要拜托你了。”

“学生,学生……”张居正摇着头,哽咽着答道,“只怕他们不会让学生继续在朝堂待下去了。”

“能不能在朝堂待下去,不在他们,在你自己!”说到这里徐阶的声音变严厉道:“老夫的教训你没看到?在这个大明朝,什么都是虚的,只有圣眷是实在的……”说这话时,徐阶语调中充满凄凉,但很快又恢复冷静道:“你是皇帝的老师,简在帝心的辅臣,明着动你他们不敢来,暗着整你也不敢太过分,你只要小心谨慎,忍百般不能忍,韬光养晦,捱过这最难的一段即可……”

“难道只能被动挨打吗?”张居正黯然问道。

“当然不是,防御有被动防御,也有主动防御。”徐阶向他的弟子,传授着高端乌龟功的心法道:“采取主动防御,便有可能化被动为主动,使局面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那学生该如何去做?”张居正问道。

“你要做好三件事。第一,你把老夫去意已决的消息带回去,就可以重拾帝心了。”徐阶缓缓道,见张居正要说话,他一抬手道:“听我说完,非常时期行非常事,人再强强不过天,老师不能跟皇帝硬抗,不然会祸延子孙,也会让你们跟着遭殃。”早些时候王襞的话,将徐阶的信心彻底摧毁。如今的他,已经不再打算硬撑下去,转而开始考虑‘后事’了……离开后的事情。

“但老夫的声望摆在那里。”徐阶有些自傲道:“如果我不心甘情愿的走,皇帝还真无法收场。劝我主动归隐,是个莫大的功劳,你要拿到,不能让别人占去。”顿一顿道:“不要担心朝野非议,只要老夫不在乎,谁也不能拿你怎样,至于区区蜚语,让他说去就是,大丈夫立身处世,焉能不被人议论?”

“师相……”张居正这一声,充满了感情,他知道,此刻老头是掏心掏肺,要助自己最后一臂之力了。

※※※

“虽说圣眷最重要,但当今圣上柔弱,并不能保你在朝堂安稳,所以还需要再做一件事。”说完第一件事,徐阶接着说另一桩道:“那就是上书皇帝,把高肃卿请回来。”

“这……万万使不得。”若非是此情此景,张居正都要以为,是不是老头在试探自己。不由连连摇头道:“他是老师驱逐的政敌,我怎能做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儿呢?”

“顾不上那么多了,现在一切以你为重……”徐阶的老脸上写满坚决道:“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皇帝肯定高兴,知道你是心向着他的;二来,高拱也会感念你,加之你们本来关系就不错,加之他是个吃软不吃硬的直人,这种人只要你放低身段、曲意奉承着点,还是好相处的。”顿一顿道:“三来嘛,这个活土匪一回来,肯定是要喊打喊杀的,把那些人的矛头全吸引到他身上,你的日子就会好过得多。”

“这样做唯一的坏处,就是你又要受些非议。”徐阶把张居正从地上拉起来道:“还是那句话,些许非议算什么,世人最是健忘,过不几年就不记得了……想当年,先帝在上书房的柱子上,写了‘徐阶小人、永不叙用’八个字,对我恨成那样。可后来还不是重用了我?人在官场上,要一直往前看,过去做错的事情,就让时间来弥补吧,关键是把现在的事情作对,未来一样会辉煌。”

徐阶絮絮叨叨地说着,张居正垂泪听着,他知道,这是老师最后的耳提面命了。直到此时,他才真正体会到,有一个关心自己、爱护自己的老师是多么的幸福。

日后天各一方,虽然可有书信往来,但这种谆谆教导,恐怕再也没机会聆听了。

“把这两件事做好,可以保你安稳。但想要施展抱负的话,还得有第三件事,隆庆一朝,你怕是争不过沈拙言了,那就把目光放长远,想办法去教太子吧……当今纵欲无度,不是长寿之相,未来终究是太子的。你只要把这三件事情做好,就任他们折腾去吧,看谁能笑到最后。”说了这么多话,徐阶深感疲倦,松开张居正的手,靠在躺椅上道:“你也不用太过担心,我虽然不在了,但赵贞吉、朱衡他们都在,你们日后相互帮衬,团结一心,没人能欺负得了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