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四章 鸿雁几时到(下)(第3/3页)

“什么事?”沈默感觉有些怪异,张居正请自己来老西儿的地盘上,谈和老西儿合作的事宜,官商勾结的意味也忒重了点吧:“有必要让我知道吗?”

看出沈默言语中的戒备,张居正洒然一笑道:“拙言,我请你来这里,就表示绝无私心。”说着自嘲的笑笑道:“其实我不太愿意和这些商人打交道,只是这次他们的提议太诱人,让我无法拒绝啊。”

这时房中铃铛作响,张居正便止住话头,对外面道:“进来吧。”那小厮带着两个伙计,提着四个食盒上来,手脚麻利的布上菜,又为二人烫上酒,很快又悄悄的躬身告退。

※※※

张居正为沈默斟一杯道:“但因为兹事体大,所以我想听听你的意见。”顿一下,又近乎自白道:“你放心,我张太岳不会跟奸商勾结,损害朝廷利益的。”

“愚弟岂是那种迂腐之人?”沈默摇头笑道:“有什么事,叔大兄只管讲出来就是,弟知无不言。”说着跟张居正轻轻一碰杯。

“好。”张居正仰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一龇牙道:“是这么回事儿,王崇义跟我申请,想让户部将大明宝钞的发行,交给他们日昇隆……我正好管着宝钞提举司,一听当然是求之不得,估计要是跟部堂一说,他也无不应允。”说着他看向沈默道:“但兹事体大,我担心有看不到的隐患,所以未曾贸然上报。我知道你是这方面的行家,想先听听你的看法。”

“嗯……”沈默夹一筷子白条鸡,细细地咀嚼着,心里翻江倒海起来……这些年来,凭着比汇联号更雄厚的底蕴,靠模仿前者起家的日昇隆,也如其名,旭日东升般兴隆起来,与汇联号形成对峙之势……不仅在北方各省占据绝对优势,还大举南下,企图在南方市场中立足。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早将东南诸省视作禁脔的汇联号,自然不会任由日昇隆入侵,双方各出奇计、明争暗斗,在各个战场上数次交手……虽然仗着地利、人和,汇联号一直压制着日昇隆,但始终无法将其赶出东南去。

沈默在东南时,日昇隆的股东们,也曾向他求助过,希望能利用权力武器达成商场上做不得事情,却遭到他的断然拒绝。沈默正告他们,自己只会在对方也动用官府时出手,否则想打败对手,只能靠你们自己。

这是因为他深知,垄断是带来僵化、扼杀进步的超级毒药,就算没有日昇隆,他也会另外扶持一家甚至几家票号与汇联竞争,而不会只盯着眼前的利益,却把银行业的未来葬送。

只是这日昇隆没有他这样的觉悟,山西商人的秉性沈默也最了解,这次竟然要接下大明最烂的几个摊子之一,让沈默本能的感到不安……

先说说那大明宝钞,此物乃是朱元璋老爷爷的几大瞎搞之一。所谓宝钞,就是纸钞。官府发行纸币并不是大明首创,其实在宋元,就已经有过成功的经验,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使纸钞真正的为百姓认可,成为国内的流通货币。

纸币流通有两个先决条件,其一是发行机构的信用为百姓所认可,其二是必须保证纸钞的价值……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承诺可与金银自由兑付。事实上,宋元能成功,就是因为他们的纸钞可以兑换成金银。而我大明的纸钞,却缺失了这项功能……究其原因,一是朱皇帝和他的大臣们,极度缺乏货币发行的知识,二是当时乱世刚过,作为传统货币的银铜极为匮乏,政府根本没有这个兑付能力。

于是大明宝钞就在这种先天不足的情况下问世了。无兑付义务的发行,必然导致政府的滥发冲动,结果大量纸质粗陋、难以耐久的‘宝钞’涌向市面,且只发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旧钞,致使市场上流通的纸币越来越多,最终泛滥成灾。在洪武年间就通货膨胀,贬值极快……结果就是政府几乎完全丧失对经济的调控能力,甚至陷入长久的经济危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