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一章 天灾?人祸?(第4/4页)

……

PS:解释两个问题,一个是绍兴城没有乞丐的问题、一个是对传教士的态度问题,当时中国的户籍制度,将人绑定在各自的乡籍,不能自由流动,所以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迸发,江南出现了大规模的劳动力短缺,而且当时为富不仁者其实不多,大部分有钱人,还是仓廪实而知礼仪的,官府和民间上,确实兴建了很多慈善机构,这我可以比较肯定。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宁为长江犬,不当黄河人,当时南北差异就是那么悬殊,我甚至认为,这才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还有对传教士的态度问题,天主教根本永远不可能在中国占统治地位,事实上,中国人现实的处世态度,使这个民族与天主教永远不可能相容,而沈默愿意为传教士创造与士大夫交流的平台,不过是希望借此为士大夫打开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而我这样写,也不是凭空想象的,事实上,我写这本书,几乎所有的较重要的观点,都是有史实支撑的,而且必须是多方印证才行。大家可以参看一下万历年间的科技文化史,便知道明朝的士大夫,对待西方传教士的态度,绝对没有任何傲慢,而是虚心的请教,像海绵一样吸取自己不懂的知识,所以才会有晚明的科学大发展,几乎西方所有的科学著述在中国都有翻译,这便是历史有名的第一次‘西学东渐’,网上有很多相关资料,大家可以看一看。

其实我知道,大家受到历史书的影响,总觉着明朝黑暗,政治经济、社会格局与清朝的差不多,那就错了,大错特错,我只解释一句,明朝的士大夫有主人翁精神,清朝的士大夫都是奴才,其余的自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