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三章 我的蹄筋我做主(第3/3页)

徐阶疲惫的摇摇头,缓缓道:“老父和诸位大人已经尽力了,这件事情已然如此,诸位就不要多言语了……”

听了他这话,众人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都道:“阁老,不能让皇上一意孤行啊,不然这一年来的大好局面,付诸东流不说,万一出什么意外,我大明可经不起这份动荡啊!”

“唉。”徐阶摇摇头,只能把话说得更直白道:“不是屈从,老夫侍奉皇上近二十年,对皇上的性格还算了解一二,你越是对着干,他就越是强硬,大家若不想‘哭门事件’重演,就打消跟皇上对抗的念头,看看有没有别的办法,能让皇上回心转意……”又叹口气道:“要是没有的话,那就想办法把坏处降到最低吧。”

他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显然是没发理论下去了,众官员只能先行告退。但徐阶很清楚,这件事不真正的解决,早晚还要出乱子。望着离自己而去的官员,再看看身后紧闭的宫门,此时此刻,徐阶又有些理解严嵩了——当你当上首辅,官员们把你看成是皇帝的代言人,皇帝把你看成是官员的大头领,结果就是两头都不讨好,这夹板气的滋味,真的只有尝过了才能体会。

回去后,徐阶便找来了张居正等一干心腹,甚至把沈默也叫来了,给他们交代任务——分头去劝说那些官员,让他们不要再生事了。

出来时,张居正故意落在后面,问沈默道:“你那天说,这事儿不能说太细,到底是什么意思?”

“你能猜不到?”沈默看他一眼,淡淡道。

张居正闻言笑道:“我觉着,皇上根本就是借题发挥,要用这次南巡重立威严,谁敢拦路,难免要被杀鸡儆猴了。”

“呵呵,不愧是张太岳。”沈默笑道。

“那咱们怎么办?”张居正问道:“支持哪一边?”

“这你自己选。”沈默将双手抄到袖子里道:“这么冷的天,还是老婆孩子热炕头舒服,我可懒得出去转悠。”他想起原本历史上的后一个朝代,不由感叹起嘉靖真是生不逢时,要是晚生个二百年,还有幸当皇帝的话,可比现在厉害多了——浩浩荡荡的十下江南,也没人敢管他,史书上还得美其名曰,促进民族团结。

唉,谁让你生在万恶的大明呢?沈默同情的摇摇头,继续往前奏。

“你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张居正跟在后面道:“这样可不好吧。”

“既然不关我事儿,干嘛还要瞎忙活?”沈默耸耸肩膀道:“昨天煨的牛蹄筋,现在回去吃,火候刚刚好。”

“吃牛不好吧?”张居正道。

“你可以告我呀。”沈默无所谓道。

“唉,我倒想告,可是衙门不开门。”张居正紧紧跟上道:“我牙口不太好,能不能煮的再烂点?”

“不能。”沈默摇头道:“我的蹄筋我做主……”两人说着话,消失在徐阶家的巷尾处。

※※※

在徐阶和几位大人的大力安抚下,官员们终于勉强答应不再上书,但也不知是巧合,还是真有天意,自打嘉靖放出风来,说要南巡开始,北京城的天空就一直阴沉沉的没出过太阳,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让人恍若置身地府一般。更邪乎的是,西苑南海子的湖水暴涨,涌起四尺有余,还冲垮了一座桥,重又引得议论四起。

官员们议论的焦点,已经从这次该花多少钱,变成了这次出巡有多么的凶险了……就连那鼓动皇帝出巡的方士熊显,都被拿来说事儿,熊显凶险,凶险熊显,看,多不吉利!

便真有人信了这种说法,御林军都指挥佥事张英决定以死劝谏皇帝,遂背着个沉重的包袱,袒胸露乳,怀利刃于腰腹,突然出现在皇帝的精舍外,跪在跸道上放声大哭道:“变征率生,驾出必不利!”说着,将谏疏往地上一搁,便用利刃自刺其胸,登时血流满地。

大汉将军们赶紧夺下他的武器,把他五花大绑起来,然后把他背上的包袱打开,却见里面只是一包黄土。问他是干什么用的,张英用最后的力气道:“恐污帝廷,洒土掩血耳……”说罢咽气而死。

嘉靖知道了,不禁赞道:‘义士也!’命其长子入替,值守宫掖。但张英的鲜血,并没有让皇帝改变主意,嘉靖四十二年正月十六,皇帝正式下旨,于二月南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