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五章 元旦(第3/3页)

其实他知道,关键还在于继承人上,如果自己这一脉一直后继有人,且都对自己尊崇有加……就像太宗皇帝朱棣,虽然篡位残暴,但因为继位者全是他的子孙,且皆受他的恩泽,所以无人揭他的短,反而将他拔高到与太祖一样的地位,这就是很好的例子。

这样看来,自己必须得改变一下对儿子的态度了,不然如何指望他们中的一个,将来能维护自己?

所以他命在外面伺候的陈洪,将两个儿子叫到跟前来。

过了没多久,裕王和景王来了,恭敬的向父皇行礼,并恭贺父皇新禧,祝父皇万寿无疆。嘉靖皇帝想对他们报以微笑,无奈从未向儿子们做过这个动作,表情僵硬且不自然,最后只好作罢。

两个儿子对他极是畏惧,除了问圣安,一句话也不敢说。父子三人的这难得一次相处,竟如此之尴尬。

最后还是嘉靖打破沉默道:“昨晚睡得还好吧?”

裕王和景王受宠若惊道:“很好,很好……”

“瞎说。”嘉靖淡淡一笑道:“眼睛红得跟兔子似的,睡好了才怪呢。”

两人赶紧跪地请罪,道:“父皇明鉴,儿臣确实撒了谎,儿臣其实没睡好。”

他俩惶恐的态度,让本意是开玩笑的嘉靖皇帝,感到十分的无趣,只好挥挥手道:“起来吧,朕没怪你们。”

两人乖乖的起身,都低着头不敢看他。

嘉靖暗叹一声,心说:‘我怎么生出这么俩熊玩意儿?’却也知道是谁造成的,便耐着性子道:“你们贺表和礼物,朕都看了,孝心可嘉,朕心甚慰啊。”

两人知道,皇帝说的不是这次,而是那次大病痊愈后,他俩所上的礼物。

只听嘉靖点评道:“圳儿的贺表写得好,其词甚美,言真情深,朕很是喜欢,是袁师傅教你的吧?”

景王朱载圳闻言大喜过望,点头道:“父皇圣明,确实是在袁师傅指点下写出来的,他说写文章要情真意切,心里有什么笔下就写什么。”

嘉靖淡淡笑道:“不错……”又望向裕王朱载垕道:“垕儿那件道袍也很用心,难得你能想到,将道德经绣到道袍上,朕能看出来,一针一线都用了心,虽然不是你亲手所作,但心意已经到了。”听了他爹的赞许,朱载垕激动的眼泪都掉下来了。

景王见风头又被夺了去,心中万分不爽,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了。

嘉靖帝何许人也,通过两人的反应,就对他俩现在的性格有所了解。但今天是正月初一,开口只说吉利话的,所以他也没有对任何人发作,而是平静道:“陪朕用膳吧。”

※※※

哪怕是皇帝,初一这顿早膳,也是吃饺子的;无非就是皮和馅的用料精细些罢了;还有驴头肉也是必吃的,因为俗称驴为鬼,所以宫中称吃驴头肉为嚼鬼,据说可以一年不受鬼祟。

夹一个水饺咬一口,嘉靖突然笑道:“朕吩咐御膳房的人,在这些水点心中,包了一角银子,咱们也学学普通人家,看看谁能吃到……哪个吃到了,朕就满足他个小心愿。”两个儿子一下瞪起眼来,仿佛在说:‘要西……’

嘉靖食量小,吃几个水饺便搁下象牙筷子,看两个瘦猴般的儿子,在那里拼了命的往嘴里塞饺子,暗叹一声道:‘出息不大啊……’

最后还是朱载圳运气好,吃到最后几个饺子时,突然眼前一亮,从嘴里吐出一角银子,喜出望外道:“父皇,儿臣吃到了!吃到了!”

那边朱载垕失望的喘息起来,捂着肚子对边上的宫女道:“给来碗饺子汤……”他发誓至少三年不吃饺子。

“你想要什么赏赐?”嘉靖望向朱载圳道。

朱载垕端着饺子汤,瞪着朱载圳,他都能猜到,这家伙会提出什么要求。

毫不意外的,果然见朱载圳扶着肚子,艰难的跪下道:“儿臣,恳请父皇,为虎头赐名吧?”虎头,是他给自己儿子起得小名,据说是虎头虎脑的意思,但也有人说是牌九术语。只听朱载圳面露悲戚道:“那可怜的娃娃,眼看就周岁了,还没个大号,入不了宗谱呢。”

嘉靖帝沉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