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六章 伴君如伴虎(第2/3页)

“他拿圣旨压着奴婢。”李芳老脸煞白道:“奴婢哪敢违逆皇上的意思?”又流着泪道:“就是这次能见到主子,都是奴婢请沈大人拿了御赐的黄玉如意,才让陈洪退避的……”

“老没用的!”嘉靖怒哼一声道:“你往前数一百年、甚至二百年,有你这样窝囊的大内总管吗?光有仁厚之名有什么用?关键时刻你得镇得住场面才行!”

李芳唯唯诺诺的称是。但他真的镇不住场面吗?恐怕不尽然。就算没有那黄玉如意,如果他硬要往里闯,那些太监侍卫也不敢拦他这个三十多年的大内总管。

他之所以表现的异常软弱,放任陈洪嚣张表演,自然有他自己的打算,归根结底,人的立场决定了他的态度。李芳自己也是太监,看问题想问题。自然要站在太监的立场上考虑,而对于太监们来说,东厂的振兴是符合整体利益的,李芳自然愿意看到。

所以在东厂扩充权势,打压锦衣卫的时候,他默不作声,任由陈洪在前台卖力讨人嫌,他则只等时机成熟,便将陈洪拿下,好摘这个桃子。

归根结底一句话,这世上好鸟不多,尤其是衙门和宫里。

※※※

现在,李芳感觉东厂已经起势,锦衣卫也不可能再恢复雄风,到了自己摘桃子的时候了,便将在他的放纵之下,陈洪所作的出格的事儿,一股脑都告诉了嘉靖皇帝,实指望嘉靖能在身体欠佳、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帮自己把这个野心勃勃的对手除去。

他琢磨着,单凭包围禁宫,阻断圣听的罪名,就足够陈洪死上八回,到时候就再也没有跟自己作对的了。

但他还是小看了嘉靖皇帝,即使病得再重,嘉靖的脑子也不糊涂,他双目闪着幽幽的光,神色捉摸不定的,望着李芳道:“你读过太祖实录吧?”

“读过,在内书堂识字的时候,每日都要背的。”李芳不明所以道。

“还记得清楚吗?”嘉靖问道。

“回主子,还记得清。”李芳轻声道。

“那朕考你两段。”嘉靖闭上眼睛缓缓道:“太祖曰:‘朕观周礼,奄寺不及百人。’后面怎么说?”‘奄寺’者‘太监’也。

李芳一听,刚有点血色的老脸,登时重又煞白,艰难的往下背诵道:“后世至逾数千,因用阶乱。此曹止可供洒扫,给使命……非别有委任,毋令过多……”

虽然是数九寒冬,李芳的汗珠子却滚滚而下,几乎要瘫软在地道:“奴婢驭下不严,让他们都骄纵了,千错万错都是奴婢的错,请主子处罚!!”心中一片悲凉,暗暗道,这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彻底吹灯拔蜡了。

谁知嘉靖却道:“但是英明如成祖爷,却开创了东厂。让你们有了司法的权力;睿智如宣宗爷,却设置了‘内书堂’,教导你们太监读书,让你们有了从政的本钱;即使是最反对太监干政的太祖爷,也在开国前便设立御马监,让你们统领禁军,神武、英明、睿智无过于太祖、成祖、宣宗,不会看不到太监干政的害处,为什么还要为你们创造条件呢?”

“因为我们忠心。”李芳听出嘉靖的意思,心下稍定,轻声答道:“奴婢们都是没有根的人,家就是这个皇宫,不像那些大臣,那么多的三心二意。”

“呵呵……”嘉靖不置可否的笑笑道:“因为皇帝是孤家寡人,而文官武将的数量却庞大无比,他们有学识,有谋略,有手腕,还有数不清的同门同年同窗,要让皇帝一个人,对付这么多不听话的家伙,除了太祖皇帝,谁也没这个本事。”说着看一眼李芳道:“所以才需要你们帮忙,就像你说的,你们没有后代、且臭名昭著,谁都可能有不臣之心,只有你们绝不会有……”

“主子圣明。”李芳苦笑道:“我们离了皇上的荫庇,立刻连癞皮狗都不如,所以永远不会背叛主子的。”

“所以不要怀疑陈洪不臣。”嘉靖斜睥李芳一眼道:“他没那个胆子,充其量不过是想把锦衣卫压倒,再取代你这个总管罢了。”

“陛下洞烛高照,明察秋毫。”李芳心中一派失望,他知道自己动不得陈洪了,谁让嘉靖最爱的,就是平衡游戏呢。

※※※

说了那么长时间的话,嘉靖累坏了,却仍然坚持着慢悠悠道:“但太祖的告诫之言犹在耳边——‘此曹善者千百中一二,恶者常千百。用之为耳目,即耳目蔽,用之为心腹,即心腹病。驭之之道在使之畏法,不可使有功。畏法则检束,有功则骄恣……’”说着对李芳吩咐道:“听明白了吗?”

“奴婢谨记!”李芳都要把头磕破了,使劲点头道:“奴婢率陈洪领罚!”

“怎么罚?”嘉靖淡淡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