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八章 风波乱(第3/3页)

“末将在。”戚继光沉声道。

“你随我速速追击反贼。”沈默沉声道:“尽力把吕巡按救回来。”

“遵命!”

不危险却十分麻烦的太湖剿匪开始了,果然如那周二所言,千里震泽,岛屿星罗,给了叛贼最好的掩护和最大的空间,让戚继光和沈默的工作进展甚微。正在他俩绞尽脑汁,想找出解决困境的法子时,一场更大的危机却逼近了苏州城……

※※※

回溯到半个月,当俞大猷被解职、押送进京的消息,传到盘踞在东海海岛上的徐海耳朵里。果然不出俞大猷所料,徐海得到消息十分兴奋,对身边人大笑道:“终于可以吃到苏州这只肥羊了!”

便立刻召集最高层会议,筹划劫掠苏州的买卖,与会者有他的合伙人叶麻、辛五郎,他的亲弟弟徐洪、妹夫梁山,加上他一共五个。

大伙都对此提议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很快便决定干这一票……但问题是俞大猷虽然不在了,可他苦心经营的俞家军,还全须全尾的在那儿,如果是劫掠沿海,可以干了就走,那敌人再多也不怕,可苏州城偏偏在内陆,且有松江府作为屏障。

先不说松江知府王崇古也是个厉害角色,单说要上岸,穿过好几个县,才能抵达苏州城下,这一点就让徐海十分挠头……他对那场险些丢掉性命的‘王江泾之战’记忆犹新,那次便是因为麻痹轻敌,贸然进军内陆,结果让明军在有利地形包了饺子,导致全军覆没。

所以这些年来,他一直秉承着‘来去如风’的原则,只在江浙闽沿海劫掠,以保持随时都可以逃命的状态,如此立于不败之地,让明军更加没法对付。一时间,徐海‘平海大将军’的名声大噪,俨然有海上霸王的架势。

一场场的胜利让徐海的胃口越来越大,他已经不满足于在沿海小打小闹,这回要玩个大的!集合全部的力量打下苏州来!当然出于一贯的谨慎考虑,他决定寻找同盟,一起进攻。

自然不会找王直,他知道那老东西迷了一样的开海禁,现在自己要去劫掠他的劳动成果,哪里还能跟他打招呼?

他找的是自己的盟友,日本大隅、萨摩二岛的上万真倭,加上他的嫡系部队,以及叶麻、辛五郎的全部兵力,共计三万余人……这已经是他能调集力量的极限了,虽然比起王直还不够看,但已确实不是明军可以正面抵挡得了。

押上了所有的本钱,徐海不得不慎之又慎,他用几天时间,制定了一个周密的作战计划,在战役的开始阶段,他将调遣军队猛攻防备森严的浙东一带,在尽可能多的地方,同时发动进攻,以扰乱明军的判断,当明军确信他这次的目标是浙江时,他再率领主力部队,杀个回马枪,直扑苏州城,定然可以一击成功!

按照惯例,真倭向来是用来打硬仗、啃骨头的;至于轻松惬意的抢劫工作,才是徐海的假倭们的任务,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为了忽悠那一万真倭,能奋不顾身的为他抵挡住胡宗宪,徐海巧舌如簧、大开空头支票……他说日本人厉害,是主力,所以应该面对是最为强悍的明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武士道精神的无畏!

那些跟着他来抢劫的大名,听惯了明军如何如何不堪的传言,对徐海交代的任务并无异议,他们关心的是:“徐桑,我们能分到多少钱?”

“当然是我们一半、你们一半了!”徐海十分大度道。心里却冷笑道,到底抢了多少,还不是我说了算?

那些真倭都很信任他,便高高兴兴地接下了这个背黑锅、挡子弹的差事,还叫嚣着,要让明军看看他们日本武士的厉害。

于是在二月中旬的某一天,徐海带领着他史无前例的大部队,浩浩荡荡向大陆开拔。望着遮天蔽日的船队,徐海豪气大增,对身边人道:“此役过后,我便取王直而代之,成为海上的霸主!”

众人纷纷附和,拼命吹捧起来……只是与大明的官员相比,他们的词汇还是太匮乏了,翻来覆去都是‘你太厉害了!’‘真厉害啊!’之类的,恐怕也只有他一人,觉着听起来挺享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