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八章 都是高人(第3/3页)

既然资金上不再是问题,沈默便决定将吴淞江的痼疾一次性解决,让苏州府五十年内不再受水旱所困,让未来的‘吴淞-黄浦’航运线,可以承担起庞大的货运量。

是的,未来是美好的,比如若菡的肚子已经看出变化了,据说这时候只要好生调养着,就不会有什么大事了,让沈默十分开心;柔娘也愈发幽怨了,每次看沈默的眼神,都仿佛含着控诉。要说这沈默也有够变态,竟然越是这样,就越发不着急起来,也不知是怎么想的。

也不都是好消息,比如陆绩那帮人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苏雪姐弟三人的蛊毒依然无解,每日都要经受一番噬骨的痛苦,这让苏雪这个做姐姐的,每每心如刀割,却依然束手无策。

但让人钦佩的是,在身心遭受如此折磨的情况下,她依然将沈默的歌舞班子调教的有声有色,在苏州城首屈一指……当然,这也跟那歌舞班子本身的水平有关。

只是苏雪不明白,市舶司不是管着对外做生意的吗?花这么大本钱,训练歌舞班干什么?难道要贩卖人口不成?

当她终于忍不住,向沈默提出这个问题时,沈默哈哈大笑道:“你想太多了,我还不至于干那种缺德加冒烟的事儿。”遂正色道:“正要告诉你,三天后,这里将进行第一场演出,你可要督促她们好好准备呦。”

“单纯就是表演吗?”苏雪轻声问道。

“不是。”沈默摇头道:“是展示,准确的说,就是在一种艺术的氛围中,展示我们的产品。”未来虽然美好,但现实却不那么乐观——苏州开埠已经一个多月了,市舶司的统计表上,却只有区区不到一百万两的贸易额,至于关税收入,才三万两而已,加上拍卖行的收入,也不过五万两,远远低于沈默的预期。

经过走访,他发现众商家之所以不肯掏钱购货,是由两个原因导致,其一,想让别人先走一趟,看看商道安全不安全;第二则是他的设计失误了,平准拍卖行拍卖的商品,只有名称、数量,不见实物,让惯常‘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商人,尤其是外商们,没法下定主意。

※※※

既然找到问题所在,沈默自然要想办法解决,一个是请苏松总兵俞大猷,派舰队护航。当然不是让俞将军白干,按照所护航船队的货物总重,是要支付相当数量的押运费的。当然这个钱不会是市舶司出,而是本着‘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让那些被护航的商家破费。

对海上风险的恐惧,让商人们很愿意出这个钱;而对于做梦都想造大船、改善装备的俞大猷,也很愿意接这个买卖,双方在沈默的牵头下,一拍即合,签订了保护条约,俞大猷的水军将从崇明岛护航到濠镜澳,然后返航,来回一趟的保护费收入,都够他造两艘大舰的!

而对于后一个问题,沈默决定搞个产品发布会,起先想借鉴后世的‘广交会’之类,但一想那种赶大集似的营销,只适合卖些廉价货。而大明朝的丝绸也好、瓷器也罢,都是在世界范围内广受追捧的货物,据那些西洋商人说,在大明朝普普通通的一件瓷器,一尺绸缎,到了欧罗巴,都会成为一般家庭的奢侈品!

而根据沈默的历史知识,到三百年后的鸦片战争前,这些商品还为中国政府赢得大量的白银净流入!

如此长久畅销的硬挺货,自然要好生筹划一番,把高端品牌做起来,再带动中低端的销量,这才是赚钱的不二法门。这就是一个定价权的问题,如果你把自己的好东西卖贱了,就等于把定价权交给别人,让人家低价进货,再运回去卖个高价,钱全都被他们赚去,你还被骂是傻子。

这种事儿沈默可不干,他要将定价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于是精心设计了一场产品发布会,邀请所有的富商参加,时间就定在三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