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九九归一 第六八九章 兵围神京城(第2/3页)

这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由于楚军队列过长,而且毫无防备,转瞬之间,前锋地几十条战船便被秦军吞没,中军后军连增援的意思都没有,便掉头逃窜。

秦军很快消化掉战果,开始衔尾猛追,两军一个追一个逃。因为秦军战舰太大,速度上不占优势,所以一直也没追上,不过他们并未放弃,紧紧跟着时慢时快的楚军,次日上午便回到了长江之上。到中午时分,已经快追到海里去了。

连续高强度地行军,使舱下的转轮手疲累欲死,已经到了极限。就在秦军准备放弃追击的时候,只听前方鼓声喧天,一支无百余艘的舰队从下游逆流而上,向秦军展开了攻击。

看到那些战舰上插着齐国的军旗。秦雷终于恍然——我说诸烈怎么那么大本事呢,原来是跟齐国水师搞到一块去了。

……

不错。耀武扬威杀过来的,正是齐国最强大的长江水军。身为大江上地常住居民,他们自然无比关心两个邻居间的战斗,统军元帅形象地称之为‘坐山观虎斗’,后来又用了个更文绉绉的比喻,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还是第一个比喻更恰当。因为在他们面前,秦楚任何一国,都足以称为猛虎,而他们不过是一只可怜的绵羊罢了……

然而夜郎自大是人的通病,在没有经过战争检验之前,齐国人难免会产生‘大家实力差不得的错觉’,也就是这个错觉,让他们欣然答应了楚国上柱国的请求。参加了这场对秦国舰队地‘伏击’。

望着伏击自己的齐军,秦军没有一丝慌乱。他们的战舰丝毫不动,保持着诡异的平静……其实他们的水手也确实是没劲儿了。

在冲锋在前的齐国舰队看来,这其中必有阴谋啊!是不是秦国那位高深莫测的武成王,又要搞什么花样啊?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也只能揣着糊涂前进了。

他们的疑问没有持续太久。便听到了答案——闷雷阵阵的轰鸣声。还没搞清楚状况,便被秦军的数百门大将军炮胖揍一顿。在炮轰、哀嚎、和惨叫声中,齐军前锋损失惨重,几十艘战舰失去了作战能力,顿时乱作一团。

这些土鳖显然是被诸烈耍了,他们不知道秦军现在不用跳帮,也不用肉搏,而是改用一种比较文明的武器,名唤大将军炮……为了满足前线需要,也为了减少后座力。秦国的军工部门不得不降低了大炮的质量。虽说射程也是二里。但比起在齐国使用的‘红衣大炮’来,威力差得可不是一点半点……炮弹飞个几百丈就得掉水里。威力也就平平,但近距离内打齐军地木头船,还是轻松加愉快的。

齐军很快被打懵,领军的水军元帅跳脚大骂道:“诸烈呢?怎么还没有攻下来!”将领们赶紧往上游望去,却发现原本信誓旦旦,要与他们两面夹击秦军的楚国舰队,竟然还是无影无踪。

这才意识到,自己被耍了。

战斗从中午开始,到傍晚便落下了帷幕,秦军以区区二十艘战舰为代价,消灭了齐军四百余艘战舰,其余皆狼狈逃窜……之所以没有俘获战舰,是因为日新月异的大秦水师,早已看不上这些破烂玩意儿了。

在气势十足的登上舞台几个时辰后,齐国水军便大败亏输,灰溜溜的哪来哪去了。直到战争结束,再也没有出现过他们的身影,显然是对秦军的印象过于深刻了。

一直老是不打仗的部队,是没法跟身经百战地敌人抗衡地!哪怕你整天演习。

……

取胜之后的武成王却并不高兴,他知道自己被诸烈耍了。那老头看穿了自己地‘引蛇出洞’,便将计就计来了个调虎离山。不用猜,秦雷也知道,诸烈已经率领所部南下运河,回师神京城了。

“诸烈一定是知道不能在水战中占到便宜,准备回去凭坚城固守了!”楚破面色阴沉道。

秦雷点点头,轻声道:“凑一块也好,省得咱们一遍功夫两边做了。”便重新抖擞精神道:“既然如此,修整两天再出发吧!”

“也这能如此了。”楚破叹口气道。

军情局的消息很快传来,印证了两人的猜测。诸烈确实已经了南下运河,回神京了。

两天后,被摆了一道地秦军重新南下,再过三天后,终于出现在楚国的都城神京面前。

望着那上青下黄的高大城墙足有十几丈高,秦雷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失声道:“怎么高了这么多?”在他的印象中。神京城应该最高不过八九丈才是。他还记得楚国人当初说什么‘只要有我们的舰队在,神京城就不需要防御’。可现在放眼望去。女墙、箭垛、射塔应有尽有,比一般需要防御的还齐全呢。

边上的沈冰赶紧禀告道:“楚妫娚这些年窝在神京,看着秦齐两国你来我往打得热闹,便只干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修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