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腥风血雨 第六四六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2/4页)

“属下谢王爷不杀之恩。”侯辛也挤挤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

有些话是无法说出口的,尤其是当你大话犹在耳边,却想要撕毁承诺的时候。

当改革进行到第三个年头。秦雷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再拖了,不然他地新政会被旧势力那强大的惯性拖入深渊之中……虽然在他地强力推行下,新政进行的还算顺利,但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

比如说,在天佑元年大出风头的那些御史们……

那年京官被基本清洗干净、地方官也五剩其一,从地方到中央空出了这么多的位子,秦雷就算把清河大学堂地厨子都用上。也不可能填满窟窿。

所以好事便落到了这些穷到掉渣的御史头上。因为‘清洗有功’而炙手可热,再加上他们地两任头领均已入阁。王安亭更是位列首辅,居于百官之首。御史们自然可以顺理成章的,在朝中谋到一系列的肥缺。

而且清河大学堂出来地官员,那时经验资历都浅薄地很,根本没法与这些‘整人高手’争夺。秦雷也知道这情况,因此并没有强行干涉,眼看着二王及其手下大包大揽。竟然夺下了五部尚书、六省督抚的高位,一时间朝中满是所谓地‘清流’,这些人自称‘众正盈朝’,但史称‘御史党’。

秦雷基本上对这一切持默认态度。他很清楚清河园那帮书生地本事,有道是‘穿上龙袍不一定就是皇帝,剔个光头不一定就会念咒’,把他们骤然扶到高位,只能越高摔得越惨。这话对那些只会打小报告的御史同样管用。

所以他容忍了‘清河帮’屈居人下的事实。并通过考成法严格磨练他们,加速其成熟的速度,只等着御史党倒台,便可以转眼顶上,彻底实现对朝政的掌控。

是的,御史党一定会倒台。因为此时正是贪污的绝佳时机……都察院的御史全部改行,各地复兴衙门尚在筹建,还没有来得及向朝中派驻监察人员,整整两年多地时间,大秦朝竟然没有一个御史言官,这是多好的腐败温床啊!

而那些御史党也没有辜负秦雷的期望,很快便学会了如何欺上瞒下、搜刮钱财,几年功夫就个个腰缠万贯,彻底的脱贫致富,却也对新政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所以为了排除异己。也为了让新政能顺畅的进行下去。秦雷必须要把御史党统统消灭!

在这样地大环境下,他的‘清河帮’也不可能干净了。但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重重的敲打一下那些未来的当权阶层,也是有利无弊的。

而且他还必须进一步削弱世家大族的实力,让他们彻底丧失对朝局的影响力,安安心心的当他们的富家翁。

还有他那位妖艳的大姐,在秦雷看来,一支不能完全控制地地下力量,还不如没有地好……

甚至还包括他那位愚蠢透顶的三哥,与其让他继续窃据高位,给不法者提供保护伞,还不如让他早点退休,也好颐养天年,虽然他还不到三十岁……

……

虽然有这么多事情必须去做,但一个障碍横亘在秦雷面前——他现在是大秦朝名义上地二号,实际上的一号,这些人正正经经都在他的麾下,他也已经像任何一个领导者一样,说过‘同呼吸、共命运’之类的大话。话音犹在耳边缭绕,又怎么好意思翻脸不认人,举刀子杀人呢?

但这些事情又不能不去做,所以秦雷决定找人背黑锅,环视四周之后,他便选中了自己的情报头子侯辛……首先这小子是搞特务的,很符合人们认识中的阴谋家形象;再者谍报司与皇家密谍业务重合,双方相互竞争、素来不合,侯辛也完全有下手的动机。而且侯辛是他最聪明的手下,只要稍加暗示便能明白……

既有条件又有动机,好吧!就是你了!

所以秦雷心里并不像他表现的那样愤怒,因为在一年前,他便已经知道了会有今天。甚至事情能到今天,也来自于他预先的策划。

但芸芸众生毫不知情,这就是下棋者的好处。

但世间有资格下棋的,只有寥寥几人。当前辈巨头们纷纷陨落。整个大秦朝便只剩下他一个棋手,表情淡定地俯瞰着棋子们的表演……没了对弈的人,他便成了整个棋盘的主宰,就算棋子们的表现再优秀,他也能在翻手之间扭转乾坤,把自己的意志转变为大秦朝的局势。

这样玩起来固然惬意,但也很容易让人厌倦。所以秦雷不打算再拖延下去,他要尽快结束国内这盘棋。去三国交战地舞台上寻找对手。

秦雷的第一个目标,是自己地皇姐河阳公主。据情报显示,这女人与诸家大族都有联系,为他们提供情报之余,甚至还曾经为其进行过串联,是整个事件的关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