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腥风血雨 第六三七章 巡视(第2/3页)

债券发行半年来,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地逆转,皇家对李家和文官集团接连的压倒性胜利,让人们终于认清形势,明白皇家兴盛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朝廷信用作担保,用武成王在复兴衙门份额作抵押,靠每年的国库收入偿还的高息债券,在秦国上下眼中,无异于下蛋金鸡一般!想想吧!高额的回报,只要国家还在就有效的超强稳定性。即是放在今天也会让人趋之若鹜,更何况投资手段匮乏地千年以前呢。

能得到王爷这个承诺,富户们发现一进一出之间,还是大大有得赚,甚至有人暗暗盘算着,把家里的田地卖出一些,兑换成现银去买。比起靠天吃饭还经常招人眼红的土地。这些旱涝保收、且可以闷声发大财的债券,自然更加招人喜欢。

既然大家都满意。富户们也不会再去计较那些多交的田租……何况王爷许诺的二十税一也着实不高,完全可以接受。

……

安抚民间的同时,秦雷当然不会忘记各地地军队,每到一地,他都会检阅驻军,向中高级军官宣布改革不涉及部队、稳定压倒一切,向普通官兵宣布提高军队待遇。争取在三年内让全军官兵收入翻番,五年内全部达到或超过第一军现在的水平。

有了这样地表态,气氛想不融洽都难。高级军官们也自此没了二心,他们又给不起更高的待遇,凭什么要求手下跟王爷对着干?

纵观秦雷一路行来,无论是对富户、对百姓、还是对官兵,他很少说些为‘大秦你要牺牲一下’之类的屁话,而是随时随地向人们传达一个强烈的信号——跟着我走有肉吃。跟着我走会过得更好!

实实在在的好处,永远比那些慷慨激昂的口号更能打动人心!

这次巡视用了他足足八个月的时间,就连天佑元年地春节也是在赶往下一站的道路上度过的。

直到来年开春,秦雷才走到了此行的最后一站,刚刚收复的东都洛阳城。按说这个千年古城的地位之高,不在中都城之下。但自从二十多年前。齐国夺了虎牢关,这大秦昔日的第二中心,便失去了原先的屏障,直接坦露在敌国地威胁下。

一座城市要想持久繁华,长时间的安全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安全得不到保障,一切都是空谈,因此洛阳城以令人痛惜的速度衰落了下去。尤其是前年冬天那一场围城大战,更加沉重地打击了城内的民生,终于让人再也寻不到当初地兴盛景象了。

所以当秦雷入城时。看到城内十室九空的破败景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新任洛阳府尹马奎,带着他的一干弟兄。哦不,现在叫属下,恭谨地跟随在王爷身后,见他老人家不停摇头,马奎的心情也沉到了谷底。他因为在齐国时立下两件大功,战后行赏时便排在了前面。早在齐国待够了的马大王,便向王爷请求,希望能回国当官,堂堂正正的做人。

秦雷自然无不应允,便直接给他个三品的府尹高官,让他几乎是一步到位。要说马奎也正赶上好时候,这要是往前两年,就算秦雷想帮他,也只能托关系、找门子,让他走曲线当官的路子,哪能像现在这样,想给几品就是几品,想给什么官就是什么官。

所以马奎是怀着兴奋的心情来上任地,起初看到洛阳城里民生凋敝地样子,他并没有在意,俗话不是说‘再苦不能苦知府,再穷不能穷府尹’吗?可见自己这个金饭碗是不受民生影响的。

但好死不死,就在这时,王爷颁布了‘考成法’,天下文官皆在其内。一手拿着王爷下达地任务,一手拿着考成法的细则,马府尹当时就哭了……王爷还让不让人活了?早知这样还不如在齐国当个山大王来的痛快呢。

现在见王爷似乎对城内的状况很不满意,马奎便仿佛看到受罚丢官就在眼前了。

……

等到了府中,马奎驱退一干手下,单独侍奉王爷说话。

秦雷解下满是灰尘的大氅,随手丢给石敢。又接过马奎递过来的热毛巾,轻轻敷在面上。温热的感觉透过肌肤沁入四肢百骸,驱散了旅途的疲劳,让活力重新回到了他的身体。

当把毛巾取下时,秦雷又变得神采奕奕起来,看一眼满脸苦相的马府尹,他哈哈一笑道:“怎么了,难道这从三品的高官,还不如当山大王来的痛快吗?”

“您要不介意的话,卑职就承认了。”马奎苦笑道:“俺在京里的时候,也曾见过中都府尹的威势,那真叫一个气派啊!俺就不明白了,同样都是府尹,差距咋这么大呢?”

“其实从权力上相比,你们没有任何差别,甚至被多方掣肘的京都府尹,八成会羡慕你这个无拘无束的东都府尹。”秦雷摇头笑道:“你之所以感觉两个位置的差距大,只不过是因为洛阳太穷太破败,让你既没有本钱,也没有观众,就是想威风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