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腥风血雨 第六二九章 刚烈(第2/4页)

官兵们赶紧抬着校尉大人撤离了城墙,待退到安全的地方一看,才发现薛校尉已经气绝而亡了。

御林军中顿时哭声一片……

其余三支禁军也无不动容,几位统领都抢到王爷面前,主动请缨道:“末将原为王爷取下城头!”

秦雷微一沉吟。刚要说话,却听到承天门楼上钟鼓大作,顿时变了面色,失声叫道:“不好……”他知道那钟鼓声是皇帝召集众臣的用地,只能由皇帝或者太后敲响。现在承天门楼被李家控制,发出召集命令地也只能是李家人了。

“他们要干什么?”听着在上空回响的钟鼓声,几位将军不安地问道。

“当然没好事了。”秦雷沉声道:“不要攻击了。全军警戒吧!”其实他心里明白,李家一定是捉到皇帝或太上皇了。不然谅他们也不敢大喇喇的召集群臣。

……

钟鼓声响过不久,大部分居住在内城的官员们便出现在承天门前的广场上。昨晚一直持续到天明的喊杀声,已经再明白不过的告诉他们发生了什么。

但无论谁胜谁负,他们都要在最快地时间抵达承天门前,否则不管哪方获胜,都不会饶了他们。

而且他们也想看看,是否能从中捞到点什么好处。

当他们看到广场上乌压压的九万禁军。还有那面晨曦中猎猎舞动的王旗后,全都暗暗叫苦,想不到竟然是最不愿碰到的围城僵持啊……这些老于世故的家伙心里清楚,现在城内的李家挟持着皇帝,城外的五爷手握大军,没有一个好惹地,也没有一个敢说必胜的。

这让俺们如何下注啊?已经有人后悔趟这趟浑水了。

但在众目睽睽之下,退回去已经是不可能了。几位大人只好硬着头皮上前。朝秦雷行礼之后,便眼观鼻、鼻观脚的站定了,拳头一言不发。

秦雷只道这是情况不明,他们不敢随意发表观点,鄙夷地扫了这些人一眼,便不再看他们。

就连稍后赶来的几位大学士向他行礼。他也一概不理睬。

这样过了两刻钟,广场上已经是公侯云集、百官毕至了。再加上秦雷的九万大头兵,把个十分宽敞的广场塞得满满当当。

虽然有近十万人,却没有什么说话的。除了不时有人咳嗽之外,整个广场上一片静悄悄地,气氛十分压抑。

秦雷面色凝重地望着四周,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个景象应该是在某人的计划中。他深知这近十万人的作用,他们将把今天在承天门上所见的每一个细节,按照他们地好恶情感。或褒或贬的传递给天下人知道。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这十万人对某一方表示了极大的赞赏,那么这种赞赏就会传遍天下。让全天下的人都赞赏某一方;反之亦然!

那么这就是民心了……

秦雷不知道那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但他已经决定,自个今日的言行,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

等待的时间特别漫长,秦雷感觉仿佛过了大半天似的,但看天上的太阳,也只是才过去半个时辰而已。

就在广场上的人们,开始如春蚕进食般窃窃私语时,城上传来一阵低沉的号角声。

当人们地目光重新汇集在承天门时,面色肃穆的太尉大人,出现在城门楼上。

李浑往下一看,哎呦妈呀!这么多人啊!好在他经常检阅部队,倒也不会怯场,便清清嗓子道:“诸位……”

话音未落,就听城下有人高喊道:“太尉大人,昨夜是你进攻大内吗?”声音温文尔雅、不怒自威,乃是内阁首辅田悯农。

被打断话头,李浑十分地不悦,闷哼一声道:“嗯!是我!”

“为什么要这样做?”田阁老身边的麴延武也质问道:“我大秦律法有明文,无论何等情由,擅闯禁内者以谋反、当诛九族,难道太尉大人不知道吗?”

“啊…这个这个……”李浑被问的一愣一愣,论嘴皮子他可不是大学士的对手。

边上地阴无异赶紧支招道:“我们是有密旨的。”李浑赶紧照说。

“什么密旨?谁下的旨?”田悯农面色铁青地问道。

“是太上皇陛下。”李浑答道:“你们还不知道吧!他老人家早在半年前就被礼送回国。”说着一指城下那面大旗道:“但是被他那个狼子野心的儿子秘密囚禁。押送入京了。”

众臣哗然,纷纷望向那面大旗,就连原本目不斜视的官兵们,也纷纷侧目,希望一贯正面的王爷,能给予正面地回击。

但秦雷出人意料的选择了沉默,他直觉自己不会是这一场地主角。会有人出来收拾局面的。

只听城上李浑继续道:“当然,秦雨田这样做。是由当今皇帝指使的。这兄弟俩狼狈为奸,把我们昭武陛下囚禁在深宫中,不仅限制他的自由,还百般折磨于他!”说到这,他又用手背抹了抹眼角,状似落泪道:“我们陛下被折磨的不成人形,终于无法忍受。这才求正直的工人传旨给老臣,让我进宫救驾。二位大学士,你们说到底是谁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