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架海金梁 第五四八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前路之艰也!(第2/4页)

见众人不反对,秦雳便接着道:“那大家畅所欲言,推举一下吧!”

众人心道,看来大殿下是想让成亲王当这个头,但也有别样心思的……要知道成亲王于危难之际做中流砥柱、牧野原一战击败天下第一名将,虽然尚不能取而代之,但称大秦第一却不遑多让。

若是再把困境中的十几万大军带回国,那还不立刻成为架海金梁一般地人物。巨大地声望将是陛下和老太尉都无法企及的。

虽然大家都很佩服成亲王殿下,也认为他是最称职的人选,但人人心里一本帐、都有自己的小九九,‘称职’、是一回事、‘合不合适’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便有人出声道:“这还用商量吗,太尉大人德高望重,乃是大秦的三军统帅,当然应该以他老人家为尊了。”众人一看。说话的乃是天策军地副将李龙。果然交情是交情,到了关键时刻。还是要向着自己人的。

他一说完,李家几个副将便纷纷附和,那架势绝对是非太尉大人莫属。

秦雳一拍桌子道:“一个个说话,别整得跟鸭子下河似地!”说着看向自己的副将秦平道:“其他人还有什么意见?”

秦平会意起身道:“太尉大人自然是众望所归,但他老人家偶感风寒,已是卧床不起,无法履行统帅职责。所以还是另请高明吧!”说着朝两位殿下拱手道:“二位王爷皆是天潢贵胄、勇冠三军,可谓一时瑜亮、难分轩轾。是以末将以为,应该由二位殿下联合统领。”

“放屁!”秦雳瞪眼道:“你不知道蛇无双头、军无二主?我主动让贤,推举五弟为统帅!”他原本以为是水到渠成地事儿,想不到竟然如此周折,火气自然上升,先拿着自己属下撒气开了。

秦雷脸上闪过一丝无奈,但转瞬又消失无踪。

秦平哪敢再聒噪。小意陪笑道:“末将附议、末将附议。”便乖乖坐下,不敢再言语。

见秦雳自动放弃资格,众人心里透亮,这就是要五殿下和太尉大人争了。五殿下地劣势是资历太浅,仅凭一战不能服众;而太尉大人则干脆躲起来不露面,所以谁胜谁负还真不好说。

就在众人沉默的当空。徐载武站出来道:“末将推举太尉大人,成亲王固然卓越,但似乎还不到二十吧……”后面话不用说,众人也知道。

“那就表决吧!”秦雳皱眉道:“同意成亲王地坐左边,不同意的坐右边……”

话音未落,一直沉默不语地成亲王突然开口道:“我有个建议。”

秦雳只好住嘴,让秦雷先说道:“太尉大人德高望重,理应请他老人家挂帅。”

“你……”秦雳一下子急了,却听秦雷摆手道:“大哥先听我说完。”

说着双手搁在案上,正襟危坐道:“但是他老人家既然病了。就得好生调养。这么大年纪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大秦的天还不得塌下一半来?”秦雷两眼微眯。威严的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所以孤王建议,应由老太尉领衔,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应该再找个人,负责具体指挥行军打仗这些杂物,以免影响了老太尉的静养,那可是谁也担待不起的!”

老大听明白了,哦!原来老五不想为了个虚名,而跟下面人撕破脸。便接话道:“我看可以,就奉老太尉为北路行军总管,成亲王殿下为副总,负责具体指挥事宜,节制主将,诸位以为如何?”

龙骧军和京山军的将领自然无异议,沈潍、车胤国、罗云也表示同意。

见众人都看自己,徐载武撇嘴道:“别看我呀!只要他们老李家的同意,我当然不会自找没趣。”

天策军地几个头目交头接耳一番,李龙点头道:“可以,但须得保留太尉大人节制副总的权力。”

秦雳还没说话,秦雷先开口道:“可以。”便算是达成了协议。

……

既然名分已定,秦雷便不再客气,沉声道:“诸将听令。”

秦雳带头,二十几员高级将领沉声应诺道:“请殿下吩咐!”

秦雷向南拱手道:“诸公推举孤为副总,总揽兵事。秦某本应惶恐谦让,然值此形势为难之际,某虽不才,却仍然义不容辞。”说完威严的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话锋一转道:“但让我要这个副总,就须得各位令行禁止,不得擅自行动,但有抗命者,定斩不饶!如果各位有意见,可以现在就提。”

“我等并无异议。”众将齐声拱手道。

秦雷沉声道:“好,我等齐心戮力。同舟共济,定能走出危局。”

“是!”

“好了,各自回营、好生休养去吧!等待孤王地命令。”秦雷起身道。

“遵命。”众将行礼之后,鱼贯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