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醉卧沙场 第五三三章 不见鬼子不挂弦(第2/3页)

……

据京山军绝密军工档案记载,有一种威力强劲的地雷名唤‘随心地雷炮’,是用生铁铸成圆形,大的可装火药一斗,小的装药三五升不等。装药后,用硬木做成‘法马’塞住口,分三根引线装入一支长竹竿内,事先选择敌人必到之处,埋于地下将竹竿一头露于我方。等敌人进入这一地区时,依号令点火引爆,可以做到精确打击。

又有一种‘无敌地雷阵’,乃是预先将各种地雷甚至是火药装进一个个箱子里,然后将其深埋三尺,用‘随心地雷炮’的方法,数个联环于地下。一旦点燃印信,顷刻之间众火齐发。炸声如雷,可大量地杀伤敌群人马。

这次是秦雷亲自设计,他将整整两大车军火,掺上大量地砂石,分装进二十多个箱子里。光那些保护引信的竹管,就如蜘蛛落网一般的复杂密集,目前也只有秦雷才能胜任这项繁复的工作。

因为‘无敌地雷阵’布置在了三尺以下的土里。是以未免被地表的爆炸波及……

……

百胜军将士正放心大胆的前进,只感觉脚下猛地一颤,令天地失色地白炽火光顿时剥夺了所有人的视觉!紧接着一声惊天动地地巨响,轰然爆发的气浪,将整个地面都掀了起来!

随后便是遍地开花,铁屑横飞,火焰冲天,许久不能停歇……

五千呈密集队形的边防军。顿时被炸飞了八百,重伤了两千,其余人也麦秸似得躺倒一地,被冲击波震得七窍流血,上吐下泻,没有个三五天恢复不过来……

望着残肢断体、血肉横飞的场面。赵无咎的脑中嗡嗡直响,心脏砰砰狂跳,但觉着天旋地转,猛地向后倒去,若不是周围站满了人及时扶住,就要倒栽葱摔出去了。

周围人大声朝他吆喝着什么,但赵无咎思维一片混乱,什么也听不进去。只觉着鼻孔一热,便有两行鼻血流了出来……

……

可怕的气浪不仅扯碎了阵中齐军的身躯,也把京山军震得东倒西歪。有下盘不稳地。甚至一屁股在了地上……这还幸亏面前密密麻麻的驻防军挡住了大部分冲击波,否则伤亡在所难免。

黑甲骑兵躲得远远的。听到爆炸声响起,便纷纷催动战马向前冲刺,不一会儿便从军阵的两翼杀出,踏着满地尸体的滚烫地面,向齐军发动了坚决的逆袭。

龙骧骑兵早被秦雳命令听从京山军的调配,也紧紧跟在黑甲骑兵的身后,席卷着冲了过去。

齐军已经被接连地爆炸惊得失魂落魄、士气低落。望着漫卷而来的大秦骑兵,不由自主的后退起来,再没有起初的嚣张气焰。

因为百胜公暂时被震懵,武之隆接替了指挥。身为当代兵法大家,武之隆深知此时的军队都极其缺乏凝聚力和使命感。齐军又不像秦军那样,有严刑峻法震慑。所以往往顺风仗打得有声有色,可一旦遇到较重的伤亡或打击,便很有可能稳不住阵脚,令人瞠目结舌溃散。

看着面如土色地众兵丁,武之隆知道己方的心神被夺,斗志全无,若是强要迎头而上,很有可能会导致战阵被破,引发溃败,唯有暂避其锋芒、重整旗鼓才是正理。他没有赵无咎那么多体面顾忌,便下令最前方的三千长矛兵暂且上前抵挡,大部队则原地重整。

……

黑甲骑兵们在五十丈开外,便纷纷从怀中掏出连弩,不停歇地向对冲过来的齐军射击,将缺乏盾牌保护的齐军射的七零八散。

离敌军还有七八丈,秦军收起了连弩,将夹在臂窝中的铁槊持在手中,稍一调整,便向齐军刺了过去,白刃战开始了……秦军的铁槊画戟要长于齐军的长矛兵,又有无与伦比地冲击力。且齐军还缺乏拼命地勇气,战局不出所料的一边倒。

事实证明,长矛兵虽然可以克制骑兵,但一定要组成军阵,依靠集体地力量,一盘散沙似的各自为战,是根本无法与骑兵抗衡的。

黑甲骑兵与随后跟上来的龙骧骑兵,对着松散的齐军,展开了一场近乎完美的屠杀。没过多长时间,便将这三千长枪兵干掉了五百多,其余的溃败而逃。

杀得起兴地骑兵们刚要衔尾而追。却听见身后‘铛铛铛’的鸣金之声。黑甲骑兵便毫不犹豫的勒住马缰,大摇大摆的撤回了己方军阵之前。龙骧军虽然觉着可惜,但怎能在友军面前落了大殿下的面子?也跟着撤了回来。

“兄弟,怎么让他们撤回来了?!”大皇子用尽力气大吼道。

已经取下耳塞的秦雷,捂着耳朵叫道:“小声点,我听得见。”

“你说什么,我听不见……”大皇子声嘶力竭道。

秦雷心道:‘这台词怎么这么熟悉啊……’便打消了分说的念头。指一指远方,让秦雳自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