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醉卧沙场 第五二三章 立秋(第3/4页)

人流越汇集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响亮,没用多长时间,整个中都城便彻底沸腾起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音响彻云霄。不论贫富贵贱,人们都朝一个方向汇聚而去,那就是位于西城的宝刀大街……上的兵部衙门。

兵部尚书要调配军需后勤。所以李清没有随御驾出征。虽然跟老秦家很不对付,但此时共同对外才是主旋律,因此他还是很高兴的。将写好的捷报看了又看,这才咂着嘴让手下官员贴到门外告示班上去。

几个官员便欢天喜地地捧着捷报往外走,却发现根本出不了门……大门已经被狂喜地百姓彻底堵塞了。

几个官员只好找来梯子,爬到了墙上,往外一看,好家伙!不光是宝刀大街。还有邻近的大街上,只要是目力所及的范围,便是一片乌压压的人头攒动!

‘不会是满城的百姓都往这儿来了吧?’官员们心道。

看着有兵部官员上了墙,人们纷纷叫嚷道:“捷报!捷报!捷报!”却只见官员们嘴巴一开一合,却什么也听不见……

喧闹的人群这才安静下来,几个官员便齐声高唱道:

“前线发中都捷报:英明神武世宗烈皇帝陛下。亲率四十万天兵,与齐酋赵无咎之六十万贼寇会战于中原大地。陛下擂鼓激励、众将奋勇争先,经大军浴血奋战,斩首十四万,大破齐寇于洛水原上。敌寇望风披靡,我军乘胜追击,现已尽收失地,兵陈虎牢关下!破关制敌!指日可待!”

“万岁!万岁!万岁!”百姓们真心实意的高喊道。虽然对皇帝的印象一直不咋地,但击败百战百胜公地荣耀,足以使其形象翻天覆地。

……

接下来的日子。前线的消息逐渐传来。那场令秦国人狠狠吐一口恶气的战争,也轮廓清晰起来。人们终于知道了是成亲王三战三捷。并率先攻破了齐军大营,最终导致了齐军的大败亏输,不由热火朝天的议论起这位极富传奇色彩地‘抢亲王爷’的勇武强悍来。

比起已是老朽的皇帝陛下,成亲王这样风流倜傥的少年英雄自然更符合百姓们朴素的审美观。在一些人的推波助澜下,传的是神乎其神。几乎是一夜之间赞颂殿下功绩的各种唱曲、评书、大鼓、戏剧,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风头直接盖过了皇帝陛下……

人们说王爷用兵如神、料敌先机,奔袭七天七夜,阻止了赵无咎占领崤山的企图,迫使他们不得不退回平原,接受极端不利的决战场所。

人们又说在决战中,齐军摆下武钢车阵,大秦将士地轮番攻击受阻、死伤惨重。王爷按捺不住身先士卒,铁枪连挑十八辆武钢车,破了齐国地无敌车阵,这才将齐军彻底击溃。

人们还说,赵无咎是蚩尤转世,施展妖术用三昧真火来烧大秦的王师;而王爷是吕洞宾下凡,招手引来洛河之水,熄灭了妖火……这个比较玄幻,却是大家伙最爱听地。

反正不管是真心赞颂也好,还是别有用心也罢,总之一个智勇双全会仙术的光辉形象便树立起来了。

……

没过几天,立秋的日子到了。

太监们趁夜将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第一缕阳光升起的一刻,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望着那飘飘落下的第一片树叶,老太后苍生叹道:“唉!多少次落叶,多少次轮回,也不知还能否看到下一次……”老态龙钟的仇太监将她从安乐椅上扶起,咳嗽几声道:“太后肯定是要长命百岁的。”

文庄太后缓缓摇头,轻笑道:“活那么长干什么?”看一眼身边的老太监道:“寂寞啊……”

仇太监心中黯然,他知道去岁发生的事情,对老太后打击很大……虽然与文家没什么感情,但那毕竟是她的根啊!从那以后,老太后的精神便一天不如一天,且再也不避讳生死了。

仇太监暗暗担忧道:‘这可不是好现象,年轻人靠气活、老年人靠念活,要是没了想念,身子会很快垮掉的。’便转个话题道:“您不是说要看着成亲王接过衣钵吗?那怎么也得十几二十年后的事情,您可得好好的保养着呀!”一个甲子的交情,让他不用太避讳,说着咯咯笑道:“老奴可听说外面已经把殿下传成神仙一样的人物了。”

听他提到秦雷,老太后的脸上露出丝难得的笑意,轻声道:“给我把金钱拿来。”

老太监诧异道:“你不是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早不算卦了吗?”

文庄太后摇摇头道:“也许是关心则乱,最近老做噩梦,算算也好踏实点。”

仇太监赶紧把金钱取来,又给老太后打水净手。

“就算算战事如何吧?”太后轻声道,说完便将那金钱洒出,得了‘上兑下坎’,不由面色一变,喃喃道:“泽水困卦像?”又拿起金钱连掷了两次,结果都是‘上兑下坎’一时竟木然了,仇太监叫了好几遍都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