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醉卧沙场 第四七二章 真相只有一个(第2/3页)

李浑接过酒葫芦,仰头灌一通,伸手抹抹嘴,极度不可思议道:“你看这小子怎么想的?”这话当然是问阴先生,李清这辈子充其量也就是个打手兼跑腿的了。

阴先生小意笑道:“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

“说的通俗点!”老太尉皱眉道:“不知道我最讨厌别人拽文吗?”

“是是是……”阴先生赶紧陪笑道:“俗话说狗改不了吃屎……”老太尉这下没有反对,显然是对了胃口。阴先生才继续道:“如果都觉着秦雨田的行动异常。那必然不是他转了性,而是他别有所图。”

“图什么?”老太尉紧紧捏着酒葫芦,用力用地手指节都发了白,可见他对秦雷地恨意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他定然认为,此时在城外比在城内更安全,也更有利。”阴先生笃定道:“其实只要他一回来。昭武帝地嚣张气焰就要打消一般,妥协在所难免了。”

“为什么呢?难道还有老子怕儿子的?”李清终于忍不住插嘴道。

阴先生也忍不住桀桀一笑道:“关键在文庄老太后身上。”露出森白地牙齿。阴先生阴笑道:“昭武帝和秦雷,一个是她的儿子,一个是她孙子。在她眼里一个代表着现在,一个代表着未来。身为秦氏的老祖宗,她既要顾全现在,也要保护未来,尽量不让两者发生冲突。”

李浑这次没有计较他地饶舌。只是沉声问道:“若是两者冲突,她会帮助哪一个呢?”

“冷眼旁观,两不相帮,任其优胜劣汰。只有最强者,才能成为皇室的第一人。她只在一边暗中控制着双方决斗地规模,以免对皇室造成太大的伤害,”阴先生悠然神往道:“秦氏皇族有这么个老祖宗压阵,何其幸哉?”

顿一顿。阴先生又道:“所以当秦雷南下不可挽回时,她毫不意外的沉默了。因为在那个时候,昭武帝看起来更像是个胜利者。但现在情况不同了,秦雷回来了,昭武帝也没了必胜地把握,双方再斗下去。只能是鱼死网破,皇室遭殃……”说着,一攥那苍白而枯瘦的手掌,自信道:“而这,是文庄太后不能接受的,所以她一定会出手阻止!”

听了阴先生的话,李太尉寻思片刻,缓缓道:“难道最近是文庄那个老太婆与皇帝对着干?”

“绝不可能!”阴先生摊开他枯枝似得手掌,摇头道:“东主须知,皇帝需要百官为他管理天下。百官需要皇权来为自己撑腰。两者天生一对、共荣共生。文庄太后尽力撮合还来不及呢,又怎会暗中煽动两者对立呢?”

听他说得有理有据。李浑眉头地菊花越来越重了,大口灌下美酒,粗声问道:“那会是谁呢?”

“学生猜测,是一个集团。”阴先生字斟句酌道:“或者是一群有着共同利益的人,反正绝不会是某一个人的力量。”

“领头的是谁?就算是一伙人,也该有个头头吧?”狼眉一竖,李浑吹胡子瞪眼道:“把他找出来,我要见见他。”

“学生惭愧,实在无从知晓,”阴先生苦笑道:“看着谁都像,谁又都不像……”

“再查!一定要在别人之前,找到这个人!”大刀狠狠往地上一杵,李浑咬牙切齿道。

李清两个赶紧应下。

……

稍晚些时候,皇宫御书房中。

那城头上宣旨的太监,也把情况向昭武帝一一做了说明。

“哦!这小子居然没有折腾?”昭武帝把视线从奏章中收回,抬起头来道。半年不见,他竟然更精神了,就连说话的声调也高昂了许多。看来掌握权柄的滋味确实好极了,竟能让皇帝老儿枯木逢春。伸手轻轻拂过细长的眉毛,昭武帝沉声道:“他有没有说什么?”

“他说……”老太监看皇帝一眼,轻声道:“若是不释放官员,就不参加军演了。”

“混账!”昭武帝猛地一拍桌子,双目寒光四射道:“他敢抗旨吗?”在秋里地初次军演中,京山新军已经充分证明了他们的实力,无论是单兵还是战阵,行军还会死奔袭,令行禁止还是随即应变,各方面素质都已经不亚于其余四支军队,所以昭武帝对明年开春的军演很有把握。

但现在,那个逆子竟然敢要挟老子。说要退出军演……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昭武帝顿时勃然大怒,亲笔写就一道圣旨曰:‘你吃了雄心豹子胆了么?一回来就如此妄为,你怎么不死在外头呢?’这可能是昭武帝一生中最特别的一道圣旨了,只见他继续写道:‘朕给你最后一次机会,给朕进京请罪,不然就有多远滚多远!你不愿意干,有地是人愿意干!’写完把朱砂笔往地上一掷。冷声道:“加玺传旨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