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红色浪漫 第四四九章 屠杀!!!(第2/3页)

孟尚书缓缓地摇头道:“本官虽然没带过兵,也知道正副使都躲起来的话,这军心士气可就要一落千丈了。”

亲兵们闻言果真士气大振,心道:‘别看尚书大人白面书生一个,还真有几分胆色!便不再管自家侯爷,各自整备兵卒去了。’

……

秦雷和他的黑衣卫换上快船,沿着河岸急追。仅用了两个时辰,便看到了运河上游那缓缓北上的巨船。

此时月朗星稀,并不是杀人越货地好时候,但黑衣卫们并不在乎。随着中间快船上的一声哨响,三十多艘小艇倏地分散开来,很快便如群狼一般,将那八丈高地楼船围了起来。

几乎是一接近那楼船。黑衣卫们便纷纷扣动扳机,飞射出手中地矛勾。无数条细而坚韧的绳索便呼啸着被带了出去。

只听‘咄咄咄咄’,一阵如啄木鸟啄木一般地声响,几百个矛勾便扎进了楼船的两舷和船尾部位。黑衣卫们毫不犹豫地拽住绳索,猿猴般轻盈敏捷地向上攀越起来。

借着月光远远望去,数不清地小黑点急速地向大船上爬去,便如群蚁附膻一般壮观。

这楼船虽然有八九丈高,但最低层的甲板距离水面却仅有两丈不到的距离。对于身手敏捷的黑衣卫来说,根本不费吹灰之力。是以当被惊动的守卫慌忙上前阻挡时,大半的黑衣卫都已经爬上船来。

双方一照面,齐国兵士就大喊大叫着冲上来。而黑衣卫却沉默不语,牢牢地站在船边,只是用手中的连弩招呼对手……他们要掩护后上来的袍泽。

因为是在盟国境内,齐国兵士并没有枕戈待旦,大部分人都是一听到动静便拎着兵器跑出来。拿着盾牌的都很少,更别提穿着盔甲的。

事实证明,打仗就像请客吃饭,还是穿戴整齐了才好。这些身着单衣,缺少防护的齐国兵士,在黑衣卫密集而持久的箭雨中死伤惨重。寸步难行,不一会便躺到了一地被扎成刺猬的兵士。其余人也裹足不前,甚至直接退回舱里,寻找可以抵挡弓箭地护具。

这样的情形发生在底层的每一处,没用多会儿功夫,黑衣卫们都爬上了船。见所有人都上了船,小队正们便开始招呼各自队员,结阵开始剿杀这一层的敌人。

黑衣卫的阵势几经改进,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名唤‘鸳鸯连环阵’。乃是秦雷从一个叫‘戚继光’地牛人那里学来的。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战斗队列。因为它有着无可挑剔的位置组合和武器装备。整个队伍由十一个人组成,其中有一个是队长。主要任务是指挥队伍、随机应变,他站在队伍的前列中央,其余十个人分成两列纵队,站在他的背后。

虽说只有十个人,但这十人却持有四种不同的武器,并组成了五道互相配合的攻击线,在队长身后,是两名持有连弩的盾牌兵,他们用盾牌掩护自己和后面的战友,并首先发射连弩发动进攻。这种连弩乃是特制地,十分沉重,但威力强大、可连发五十枚,且弩箭喂毒,见血封喉,实乃当代最强之单兵杀人利器。

掩护盾牌兵地,是站在他们后面的狼筅兵,所谓狼筅,是一种特制地兵器,形状十分怪异,以两丈多长的铁棍为主干,上面一层层扎满铁枝和倒刺,往前一挺,跟举着一棵大松树似得,任谁也杀不过来。

狼筅兵的后面,是四名铁槊兵,他们是队伍的攻击主力,看见敌人,就使用长槊刺。队列的最后,是两名大刀手,一手持刀,一手持弩,防止对手迂回,从侧翼保护长枪手。

这是一个毫无弱点的阵型,十一个人互相配合,互相掩护,构成一个完美的杀阵,就是强悍如乐布衣者,也无法攻破,只能望风披靡、望而兴叹矣。

但这东西有个缺陷,就是太大,且浑身是刺,十分不好携带。尤其是这次因为异乡作战,当然无法拿着那松树般的狼筅招摇过市,所以狼筅兵并未携带自己的制式武器。

可这玩意儿是保护队伍不受敌方冲击,以及辅助铁槊兵攻击敌人的利器,如果阵中缺了它,威力大减不说,还会使敌人轻易地靠近,所以又缺不得。

好在秦雷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办法,他见楚中多竹,便吩咐手下砍些长而多节的毛竹,在顶端装上铁枪头,两旁枝刺用火熨烫的有直有勾,再灌入桐油,敷上毒药。这样即使对方的刀再利,也无法砍断软枝。且竹节层层深,能挡住长枪刺入。战斗时狼筅兵在前冲阵,长槊兵紧随左右,大刀兵接应于后,杀得敌人死伤无数。

但齐兵多是出自燕赵齐鲁之地,好勇斗狠,悍不畏死。且齐国军队以步战闻名天下。惯于结阵、军纪严明,短暂地慌乱之后。便重新好队形,拼了命地往前冲。但还没走几步,很多人就被飞来的强弩射倒,运气好点的继续冲,就会被盾牌挡住,或者是被狼筅钩住,倒刺拉扯几次。就算不死也要掉层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