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云诡波谲 第三六六章 京都变奏曲之结局(第2/3页)

训示完了大臣,昭武帝又转向十个旁听的士子,微笑问道:“对于这样的结果,你们可满意?”

十人赶紧叩首道:“谢陛下隆恩,我等十分满意,只是有一点小小请求,不知当讲不当讲。”

昭武帝呵呵笑道:“当讲,虽然是旁听,但哪能一句话不说呢。”

见皇帝答应了,最前排跪着地商德重道:“我等回去,必会全力说服诸位同年,但唯恐人微言轻,误了陛下大事!”

昭武帝早就注意到。这个焦黄面皮的书生隐隐乃是十人地领袖,对他自然要高看一眼,温和笑道:“所以呢?”

“请求陛下选派一位我们士子都信任的大人,监督整个科举过程,也好让外面的同年放心。”商德重叩首道。

昭武帝沉吟片刻,才展颜笑道:“有理,得选个你们中意的监试官。”说着一指御阶边的秦雷道:“你们看他怎么样?”

士子们一看是五殿下,不由大喜过望道:“王爷仁义公正、铁面无私。正是我等士子之楷模,最为合适不过。”

秦雷腼腆道:“其实我也没那么好。”

昭武帝微笑道:“本次春闱的监试官便由雨田担任。”又看看阶下百官,心中快意无比的发号施令道:“提调官依例由礼部尚书担任。”大秦地粗放也体现在科举上,监试官便是主考,提调官便是考务总管,就是这样简单。

若是放在前代,那可复杂多了。一次春闱要安排一位主考官、三位副考官、两位监考官,以及十八房同考官,至于提调、监场、搜查、受卷、弥封、誊录、对读之类地官员,更是数不胜数。且还有一位独立于整个体系之外地监试官——也就是秦雷现在的位子——直接代表皇帝监视整个考试过程,而不像现在这样,主考监试一肩挑。

当然,这种由繁到简地变化,与科举的公正性下降不无关系——监考人员越少。监考程序越简单,就越容易作弊不是。

见这爷俩要把好事占尽了,李浑终于忍不住出声道:“陛下,五殿下的学问好像与老臣半斤八两吧!这种水平能当主考吗?”这话算是说到点上了,引得文官们暗暗点头。

昭武帝右手轻轻抚摸龙椅扶手。微笑道:“此次主考需要以德为重,至于学问吗,雨田是差了点,”呵呵一笑道:“不过不要紧,朕会找个饱学之士作副考官,补足这一点的。”对于今日之安排,他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以有备对无备,自然无往不利。

李浑这下无话可说,只好怏怏地闭上嘴。见无人再出班奏报。昭武帝沉声道:“诸位臣工。朕要告诉你们一件事,”用轻蔑的眼神扫过台下众人。冷笑一声道:“其实士子们进呈的账册还有一半。”

说完从袖中掏出本账册,厚度竟是先前那本的数倍,随手一翻道:“这本的时间跨度有些长,从昭武初年到昭武十五年……”一众官员刚刚放下的心顿时提了起来,除了几位部院首长,他们大多是这个时段的进士,心中不禁一片冰凉,暗叫道:‘难道真要鱼死网破了?’

看到朝中一片愁云惨淡,昭武帝心中十分快意,但面上仍冰冷道:“你们当中的很多人也许不以为然,以为法不责众,大秦离了你们就玩不转,所以仍然心存侥幸,是不是?”

这位向来以隐忍面目示人地帝王,终于借着秦雷苦心营造出来的优势,发散出了阵阵威仪——他的诛心之言仿若一道道利箭,刺得官员们大汗淋漓地低下头去、伏跪在地。

嘲弄似的笑一声,昭武帝起身道:“你们的算盘没打错,朕地大秦现在离不开你们,”还未待官员们回过神来,他又话锋一转,冰冷道:“但是将来就说不定了!”

一挥手,老太监卓言便捧上一个铁盒,昭武帝将那半本账册扔进铁盒之中,当着众臣的面将铁盒上锁,再用黄色的封条封住,最后用朱笔一划,算是完成了封印仪式。

百官面面相觑,不知道昭武帝葫芦里到底卖得什么药,直到那朱笔一勾,才听他沉声说道:“朕对上苍天父、列祖列宗起誓:今日儿臣元傥将账册封存三年。只要我大秦官员能够洗心革面、改过自新、奉公守法、恪尽职守。三年后,此盒将原封不动投入熔炉、化为乌有,尔等皆为无罪之身。若是仍不思悔改,三年后咱们一一清算。”

说完厉声问道:“听清楚了没有?”声音在大殿中盘旋回荡,更显得高亢嘹亮。被他这番连揉带撮、百官早就没了起先的斗志——人最怕没有希望,一旦有了希望。甚至可以轻易放弃原先坚持地一切,也要将其抓住。只见百官屁股撅得高高的,情真意切道:“谢陛下宽宏,我等必将洗心革面、改过自新、奉公守法、恪尽职守……”竟是将昭武帝的十六字真言当场背诵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