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火中莲 第一八七章 有情况(第2/3页)

而在此役被大大消弱的南方士族,为了对抗北方,自然要前所未有的抱起团来,以利益群体的面貌出现在秦国政治舞台上。

所以秦雷的复兴衙门可谓顺应民心,得到了南方南方士族的出奇响应,再加上相对公平合理的制衡制度,短短时间便聚集了南方二百家最大的豪族,满足了南方士族意图联合的政治要求。

之后秦雷审时度势,提出复兴衙门必须把‘支援平叛’和‘组织恢复’当作同等重要的大事,两头都抓起来。平叛一地。恢复一地,争取到平乱结束时,百姓基本返乡恢复生产,不耽误夏种。

这也是复兴衙门地议事们最愿意看到的,所以全票通过了秦雷的提议。而且隆郡王殿下的眼光和手段,也得到了南方士族的一致认可,愿意接受他的庇护。并给与他支持。

……

至于在军事上的影响,有好地也有坏的。好地是。经此一役,南方的卫军基本上消耗殆尽,剩余的两三只小猫也失去了叫板的资格,只能乖乖的任秦雷宰割。秦雷已经以行督南方钦差王的身份,与两省督抚联名上书朝廷,提请裁撤江北山南二卫编制,改由州府自行招募府兵。负责地方治安。

这个提议无疑是朝廷非常愿意看到的,当初把秦雷扔到南放,根本目地就是让他动一动两省的‘空饷’和‘吏治’问题。虽然这位爷的法子有些极端——既然已经无药可医,那就统统消失吧——两省的卫所和官员都消耗在弥勒教铺天盖地的大暴乱中,虽然没人能说秦雷是有意为之,但至少结果如此。而秦雷在南方表现出来的高超的政治智慧,让人不相信他单单是运气好而已。

但无论如何,效果是好的:只要开了这个头。其他几省地卫所裁汰也就顺理成章、没有那么大阻力了。

与好的比起来,坏的总让人沮丧:前面说过,作为军粮基地的南方十年无法恢复元气。在齐楚两国看来,秦国等于自废武功十年。若不是两国国内也是问题重重,恐怕早借机来攻了。

齐国上官丞相推动的改革很不顺利,很多地方既触动了士族地主的利益。又没有让百姓得到好处。拥护改革地‘革新派’和反对的‘保守派’在朝堂上打得不亦乐乎,以至于许多军国大事都耽误了。

而楚国,正陷入轰轰烈烈的诸子争储大战中。景泰帝身体每况愈下,他那几个成了年的儿子自然不会安分,拉拢朝臣将领、相互争风献宠,甚至是互相构陷刺杀。几乎波及了朝野上下每一个角落,所以根本没资格看秦国笑话。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眼看着敌人有可趁之机,但自己家里也不肃静,无力趁机捞些好处,这让三国将领心中猫挠一般难受。饶是如此。老辣的诸烈算定镇南军兵力捉襟见肘。悍然把南楚的上游防线地向东推进了一百里。不出所料,镇南军只能忍气吞声。吃了这个闷亏。

……

当秦雷接到伯赏元帅的抱怨信时,他也只能无奈的苦笑,此时就算把杨文宇放回去也于事无补,何况南方初定,民心不稳,尚需一支强大地军队弹压,所以秦雷只能朝大江边同情地笑笑了事。

此时距离樊城归附已经过去二十天了。秦雷在战争结束后三天,便将军权交还给了杨文宇,带着两千卫队离开了襄樊一带。秦雷估计报喜的奏章上去后不久,自己就要被召回了,所以他一方面把喜报压住不发,一方面快马加鞭地进行着自己行程表上的那些事情。

七月十四日,会见枣阳府返乡士绅,视察当地战后重建、以及夏种成果。十五日,宜阳府,十六日、平春府,十八日、归州府……

一路行来,几乎是一日一州,走马观花。好在明天到了唐州便算告一段落,可以休整几天了。

饶是铁打的身子,卫士们都感觉到非常疲惫了。秦雷的两千卫队由五百黑衣卫、一千黑甲骑兵、以及五百弓箭队组成。经历过北山牧场魔鬼特训的卫士们,对疲劳的忍耐力超乎寻常,还能兀自撑着。而这半年新招募的那些,骑在马上已经开始晃悠了,这是体能枯竭的表现。

马车里的秦雷虽然不用穿盔甲,车厢里还有床。但是这一路上糟糕的路况已经颠坏了一辆马车,车厢里的人自然也像散了架一样,浑身难受。

一阵细若管箫的呻吟声,从车厢内传出来。听得车外警戒的石猛石敢面面相觑,这车隔音效果很好,能让两人听见,里面该是多大地声响啊!石猛朝车厢努努嘴,眼睛做出色迷迷的样子,意思是:这两位不会天雷勾动地火了吧?

石敢微微摇头,意思是。不像,这是个男人的声音。

石猛露出一副你不懂的神情。见石敢确实不懂,便凑过去在他耳边小声道:“我跟你嫂子那啥的时候,就是我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