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火中莲 第一八三章 三声叹息(第2/3页)

李浑摇头道:“都一样,老夫也以为两家明年就结亲了,他怎么也不会跟我拧了吧?没想到镇南军在他心里这么重,都七十的老头样子了……”说完感叹道:“老夫告诉他只要让这一步,二十年后镇南军还是他伯赏家的。老夫记得年轻时的伯赏别离重情重义,为了全兄弟情谊,可以无条件的让步。谁知道……哎!变了,变了啊……”

周先生心中也是恼火。当初他就不赞同过早撩拨伯赏别离的,事实证明他是对地,所以他更不敢多说,否则就有炫耀之嫌,很可能引起东主不快。只能温声安慰老太尉几句,便轻声问道:“那图纸的事情?”

李浑也只不过是稍微的感慨,很快就恢复了冷静。沉声道:“老夫会亲笔给伯赏别离写信,敦促他下野。否则等事情捅出去后,想有个体面的结局都不可能。”

周先生点头表示知道,又把公良羽地信展开道:“襄阳城里地那位威胁咱们,若是不把图纸和秦雷的人头给他,他就把咱们之间地秘密抖出去!”

李浑捋着胡子哈哈笑道:“幼稚,这个小白脸就是幼稚,老夫敢于他这来路不明的货色往来。岂能不防着他这点?老夫还怕他不公诸于众呢。”

周先生也呵呵笑道:“是呀!到时候可够咱们陛下喝一壶地,恐怕皇家的声誉也要跌到谷底吧!”

李浑开怀笑道:“谁让我那混账女婿放着我那好外孙不立,偏要立个兔爷,活该,哈哈哈哈……”

等他笑完,周先生微笑道:“依这小子的毒辣性子,不管咱们答不答应。他都不会放过咱们的?要不咱们干脆置之不理吗?”

李浑摇头道:“不,全部答应他,人家来一趟也不容易,总要让他开开心心回去嘛!否则让人笑话咱们秦国人礼数不周的。”说完又是一阵大笑,显得得意极了。

……

与李太尉的春风得意相比。文丞相书房中可以称得上一片肃杀。捏着手中薄薄的信纸,文彦博面色阴沉地可以滴出水来。他身边同样有一个中年文士,也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文彦博拿在手中的,正是公良羽给他寄过来的威胁信。良久,他才幽幽道:“果然是老夫的女儿吗?”

文士轻声道:“他说是从秦家老四那掳去的,应该错不了。”

文彦博紧紧抓住手中的砚台,恼火道:“人都丢了几个月了,秦老四这个畜生,竟然还敢凭空要挟老夫,胆子真真包了天了!”将那砚台往桌上狠狠一拍。森然道:“把那些证据给郭毕峥拿去。让他准备准备,下次早朝给我把秦老四往死里参!”尤不解气的怒喝道:“秦老四。老夫让你万劫不复!”

文士见文彦博完全失去了往日地雍容沉稳,实在憋不住道:“东翁,学生心头有句话憋了好久,今日实在忍不住了。”

文彦博哼道:“讲!”

文士咬咬牙,低声道:“王爷顾忌天伦之情自然无可厚非,但您对这位从没见过面的小小姐,是不是有些太过……”说到这里,后面也就不言自喻了。

发泄一下,文彦博已经恢复理智了,他闭眼靠在太师椅上轻声道:“太过在意了?”

文士点头道:“说句冒昧的话,您老人家福泽深厚,儿孙满堂,小姐、孙小姐加起来就有十余位,学生不认为一个外室小姐值得您如此……在意!”

文彦博沉默很长时间,才轻声道:“这个女儿比较……特别,老夫舍弃不得。”

文士却不罢休,沉声问道:“有何特别之处?值得东翁如此看重?”

文彦博皱眉道:“此事不便多言,裘先生不要问了。”语气中有淡淡的不悦。

裘姓文士只得罢休,叹气道:“东翁三思啊!”

文彦博睁眼看了看陪伴自己多年的智囊,不想两人就此产生隔阂,勉强解释一句道:“恕老夫有口难言,请先生见谅。只能对先生说句:她关系到我文家的生死存亡,特别是这个风雨飘摇地时候。”

这话已经说得够明白了,裘先生瞪大眼睛,想不出这个外室小姐,或者说她的母家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有如此大的干系。但自己的东主如此表态,他也不便再追问了,恭声道:“是属下唐突了,请东翁恕罪。”

文彦博摆摆手,温声道:“无妨的,咱们相交莫逆。本来便该无话不谈。”说着又疲惫道:“老夫有些乏了,先生先去忙吧!”

文士望着这些日子来苍老不少的东主,又叹了口气,便施礼躬身出了书房,只留下文彦博萧索地坐在书桌后独自神伤。

文家不像皇家或者李家,没有强大地军力做后盾,之所以能够在其夹缝下生存、甚至与他们并称三雄。靠的是三件法宝,其一自然是借着大运河钩织起来的贪污网。这张大网让他在文官中一呼百应,从而让另外两家不敢轻易动他,尤其是在双方没有决出最终胜利者之前。其二便是帮弱不帮强的均势政策,一如当年之于皇家、后来之于皇甫家,一直到现在地严守中立。他很清楚,只要有一家获得最终胜利,文官集团便没有了摇摆地资格。只能别无选择的俯首称臣,而他这个百官座主,自然还是消失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