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隆武悲歌(第6/11页)

39岁:指挥并发动了土桥战役,击杀明将黄得功警卫连三百人,黄得功狼狈逃窜,大长了大明人民的志气。

40岁:首长高杰遭徐州总兵许定国的美人计暗算,被杀身亡。同一年,与首长夫人邢氏合兵攻杀雎州,计杀全城百姓十一万九千八百人,并斩杀雎州方圆百里所有活物。因为政治立场坚定,杀人勇猛,得蒙兵部尚书史可法的引荐,升任大明徐州总兵。

41岁:正式脱离南明伪政权,弃暗投明,成为顺治皇帝与摄政王多尔衮领导之下的一名普通战士。

42岁:负责昆山斩首行动,计杀昆山百姓八万六千八百四十二人,昆山城空。

42岁:负责江阴斩首行动,计杀江阴百姓十七万两千六百人,江阴城空。

42岁:负责嘉定首次斩首行动,计杀嘉定守城军民三万人,嘉定城空。

42岁:负责嘉定二次斩首行动,计杀回城居民两万人,嘉定城再空。

42岁:负责嘉定三次斩首行动,计杀返城居民两万人,嘉定城三空。

42岁:因为作战勇猛,执行上级命令态度坚决,对大清国赤胆忠心,受到了组织的提拔重用,晋升为江南巡抚。

42岁:负责福建斩首行动,强夺建昌府,飞渡仙霞关,乘胜追击南明伪政权,于汀州抓获南明伪帝唐王朱聿键,斩于福州。

43岁:负责广州斩首行动,亲率三百名别动队师出惠州,潜入广州,击杀城中南明守兵,擒获南明伪政权隆武帝朱聿鐭,将其缢死。这已经是李成栋为大清朝除掉的第二个南明皇帝了。

47岁:因为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对大清朝廷忠心耿耿,升任广东军区司令员(两广提督)。

48岁:发表告全国人民书,正式与大清侵略者决裂。从此步出黑暗,走向光明,加入到了反清复明的伟大事业中来。

48岁:因为对大明赤胆忠心,对大清侵略军怀有刻骨仇恨,立场坚决,斗志昂扬,被南明永历帝倚为国之干城,晋升为惠国公。

48岁: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复国运动,旌麾北下,如秋风扫落叶,清廷反动派陷入了惶惶不可终日之境。正当捷报频传、胜利在望的时候,不幸的消息传来:永历皇帝的好儿子、南明王朝最勇敢善战的战士、对南明最为赤胆忠心的领导干部李成栋,不幸跌入路边的小水坑里,溺水身亡。山河呜咽,天地同悲,哀悼这位斩首专家的去世……

这就是李成栋。

他始从贼,再投明,复投清,又投明,一生中杀戮无数,死于他手中的无辜百姓逾百万之众。

他生来就是破坏专家,是炸药包,是手榴弹,是核子武器,是毁灭天才。他的人性已经全部为暗黑的污垢所覆盖,良知荡然无存,在屠杀及毁灭的领域里他是天才,始终是得心应手,如鱼得水。但如果沾上点哪怕是稍微有一点点建设性质的工作,他就会在第一时间被淘汰。

李成栋的老首长、翻山鹞高杰一辈子杀人无数,为非作歹。刚刚天良发现,想为国家做点事,就马上被人杀掉。

轮到这位李成栋,就更是离奇。他替清朝干活,血屠江南的时候,身体比牦牛还要健壮,可刚刚准备反清复明,路边的一条小水沟都能淹死他。这种只能破坏、毫无建设性的嗜血狂魔,谁能拿他有办法?

然而,像李成栋这种破坏性的人才,落在李自成手中,就是一味地夺命狂奔的流寇;落在儒臣史可法手中,就是逆来顺受的顺民;而当他落在洪承畴的手中之时,他就成为了大清王朝用以摧毁汉民族抵抗心理的绝杀之凶兵。

9.昆山炎武之战

说到王佐之才,大明这边其实并不缺。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养育了不可胜数的知识分子,意识到洪承畴快刀斩乱麻的做法的,绝不止一个两个。

比如说大学者顾炎武,他最早就发现了洪承畴的斩首行动。

顾炎武,就是那位提出“国家兴亡,匹夫无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观点的老学究。该观点认为,一个国家灭亡不灭亡,小事一桩,不值得老百姓流血卖命。因为国家只是暴力机器,如果有谁竟然为了一架镇压自己的暴力机器流血卖命,这明显的是脑筋不够用。

但是,如果汉民族面临着存亡之险,这事可就是大家的责任了,为了民族的生存,每一个人都应该撇下老婆孩子,走出家门,自愿牺牲。

比如这一次大清女真族入主中原,对汉民族形成了灭杀之态势,所以顾炎武扔下书本,让课堂上的所有学生们集合起来,由他训话,号召大家去和清廷拼命。正训得慷慨激昂,忽有昆书来信,迎请顾老先生赴昆山主持抗清救国大事。

昆山抗清热潮的爆发,始自于多尔衮颁布的剃发令。如果没有这道命令,昆山的书呆子们是不会和多尔衮较真的,因为孔子说过的:以夏变夷者,夏也。以夷变夏者,夷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哪怕是异族人主宰了天下,但只要他遵守大中华的公序良俗,尊老爱幼,五讲四美,这也无所谓,因为这意味着汉民族的文化与传统仍然存在着。但是多尔衮的这道剃发令,明摆着是以夷变夏,要彻底灭亡汉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