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建功立业谈笑间(第3/17页)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真正悟到了人性大道之人,是不需要做事的,什么事都不做,就是对这世界最大的贡献了。而没有领悟到人性规律的人,就需要卖命苦干,只有卖命苦干才能搞出点儿人生成就。

老子又说: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其次立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领悟到终极智慧的人,只需要在品德方面作出表率。如果这招不灵,那就对大家讲课,让更多的人明白人生规律。如果这招还不灵……那就得劳您大驾,自己干活儿了。

但这世界上,还有一样东西比智慧更生猛——权力!

权力这东西是群体的意志,是一种极为怪异的社会结构。比如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原子组成的,但因为原子组成的结构不同,金刚石是世上最硬的东西,而石墨则软绵绵的,一软一硬,物呈两极,但却是结构不同的同种。人类社会也是这样,不同的社会结构,呈现出不同的社会形态。有的是民权惨遭剥夺的专制体制,有的是民权广泛的民主体制。虽然体制不同,但组织这些不同体制的人,却没有任何区别,区别只在于社会结构不同。

已经悟道的阳明先生运气不是太好,他偏偏赶在了民权被剥夺得最为残酷的皇权专制时代,这时候权力远比智慧管用——没悟道的时候,阳明先生就比刘瑾有智慧,可有什么用?屁股照样挨板子。

现在虽然阳明先生悟了道,可是他这个道悟得太迟了。此时皇权一统,名臣杨一清和大太监张永已经形成了对帝国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黄金组合,杨一清在内阁替张永炒作,张永在宫里替杨一清炒作,两个人扛着权力相互替对方立德,所以这立德之事,就暂时轮不到阳明先生了。

不让立德,那就立言如何?

阳明先生正是这么想的,所以他不停地开办各种名目的学习班,广招弟子,见人就讲。

可立言这事也轮不到阳明先生。时有名臣王琼出任兵部尚书,正赶上江西闹土匪,这土匪闹得凶啊,没人治得了。王琼就琢磨:谁能替咱们把土匪摆平呢?顺着人头一拨拉,哈哈哈,发现了王守仁。

谁让王守仁那厮,又有立德的本事,也有立言的本事,你很拽嘛!少来了,立德立言这事以后再说,先去立功,把江西的土匪剿灭了再说。

升阳明先生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地。

这个职务,就是让阳明先生把土匪剿灭了。现今土匪都聚集江西,偏偏叫阳明先生去巡抚南赣,你不先行剿灭土匪,如何抚又如何巡?

没法巡也得巡,正德十二年正月,阳明先生赴任南赣。

走水路,行至吉安府万安县,就见前方行人奔逃呼号:土匪来了啊,铺天盖地的土匪啊,逢人就抢,见人就杀,大家快点儿逃命啊!正摇船的舟子见状惊慌,立即就要将船掉头,逃往安全地带。

阳明先生出舱,大喝曰:不许掉头,迎着土匪冲过去。

老子都得道了,还怕你们一窝小土匪?

帝国没有赔偿法

阳明先生让船迎着土匪冲过去,是基于他对人性规律的彻底性认知。

人这种动物,没有哪个是生下来的先知先觉,都是在后天环境的成长之中,与外部环境的刺激信号形成反馈,大脑最终形成了对某种信号的选择性敏感。如阳明先生诗书世家,纵然是他懒得悟道,也必是一代风流才子。而一个生长在土匪窝中的婴儿,因为外部缺乏对知识的刺激,也就难以形成大脑的敏感点,想成为阳明先生这样的人,非得几代人栽培才可。

同样的,一个优秀军事人才的出现,也需要相应的环境。大明帝国虽然隔三岔五总闹出些群体事件,但却没有持续性的规模战争,而这就意味着军事方面人才的稀缺。即使有零星几个对军事超级敏感的异类,也奈何不得儒教文化氛围浓厚的社会环境,不是将其绞杀,就是难以找到追随者。

从这个规律上判断,活跃于江西一带的土匪,虽然人多势众,但却未必拥有强势的军事人才。乌合之众鸡鸣狗盗的可能性,近乎百分百。

也就是说,阳明先生要对付的是些鸡鸣狗盗之徒,而这类人又有什么特点呢?

放着好端端的人生之路不走,而是沦为鸡鸣狗盗,那是因为他们的智商过低——略高一点儿就会老实耕田,再高一点儿就会辛苦读书。在大明帝国的黄金时代,读书种子稀缺,大凡一个人愿意读书,朝廷就会给你提供禄米,鼓励你读书,可朝廷的禄米放在那儿你不拿,却偏偏当了土匪,你说这智商靠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