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〇章 边令诚的暗示(第4/4页)

“说下去!”李隆基的眼睛渐渐冷了起来。

“老奴以为此二人表现迥异的原因,其实是他们各自的经历不同,高仙芝长期驻守边陲,从未在朝中为官,官场上那一套他知之不多,所以很多小节上不注意,率性而为,让人诟病;而李清则不同,从太子舍人到户部侍郎,他是在官场上打滚的人,怎会不懂得可为可不为,所以老奴以为,高仙芝是什么人其实已经一目了然,但李清心中的真实想法,老奴至今也看不透,这才是可怕之处。”

“你是说,李清心口不一吗?”李隆基有点不相信地追问道,毕竟李清在他身边多年,他还是对其了解一、二,否则也不会让他做安西节度使。

“老奴倒不是那个意思!”边令诚敏感地察觉到了李隆基口气有些不善,急忙进一步说明道:“皇上只让我对比李清与高仙芝,所以只是将两人相比较罢了,两人其实都不错,但如果一定要将他二人对朝廷、对陛下的忠心程度比个高下,老奴个人还是更倾向于高仙芝。”

边令诚的话使李隆基心中起了一种不祥的预感,虽然他并不完全赞同边令诚对李清与高仙芝孰忠孰奸的评价,但今天和边令诚的一席谈话却从另一个角度提醒了他,那就是看人不能只看表面,他想起了李献忠的叛逃,之前根本就没有半点征兆,却突然发生了。

李隆基慢慢走到窗前,凝望着远空,他想到了那些手握重军的大将:安禄山、哥舒翰、安思顺、李清、封常清,他们会不会也象李献忠一样,突然做出让他完全预想不到之事呢?

过了良久,他低低地问边令诚道:“你在边疆多年,有没有想到过什么办法,可以防止边关大将的造反。”

“老奴不好说。”

“说!”李隆基霍然转身,眼睛紧紧盯着边令诚厉声令道:“此时不说,更待何时?”

边令诚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其实老奴以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行轮换制,边关大将三年换一个地方任职,千万不能让他在某一个地方做得太久了。”

李隆基一呆,他忽然想起了安禄山,他做范阳节度使竟不知不觉已经十几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