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0七章 长征(七)(第2/5页)

李由拉着刘+的手,用力的摇了摇。

这是在托孤啊!

刘+忍不住说:“李,何不随我一同北上?”

李由摇摇头,“谁都可北上,唯有我不可北上……+兄弟,你可知在这大河南岸,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我吗?只要我一离开这里,就会有各路兵马追击。赵高如今封锁我老父的死讯,以为我还不知道;但他对我的提防,却从未放松过。我在这里,尚能稳住各方人马,包括章邯。”

“可是……”

“+兄弟,我也知局势不利,但我走不得。

我要是跟你走了,说不定还会连累与你,连家小也都无法保全。而且,我在这里,也算是制衡大河以南的一大因素。若我走了,河南必乱……我虽痛恨赵高,却不能置三川百姓于不顾。”

刘+,不知道该怎么劝说李由。

只是拍了拍他地胳膊,手指那骑军道:“这些骑军,李家私兵组成。君侯北上,正需人手。他们原来大都出自北疆,今送与你,也算是我的一番心意,感激你保我李家香火。”

说完,他从怀中取一封书信出来。

“你北上之时,必然要过太原郡。

到时候可持此书信,找那驻守汾水的秦军主将涉间,把这书信交与他。涉间看罢书信,必不会为难你。”

“李大哥,你还是随我一同走吧。”

李由笑了笑,没在这个问题上,和刘+继续纠缠,只是拍拍他的手臂,然后转过身,向儿女看去。

“时候不早了,你早些回去。

如果将来天,你能回到咸阳地话,请代我将我老父一家老小尸骨收拢,葬于上蔡东门,由感激不尽。”

上蔡,是的老家。

刘+用力地点点头,表一定会答应。

李又叮咛了儿女好一阵子,这才翻身上马,向刘+拱手道:“+兄弟,此去北疆,由预祝你鹏程万里,后会无期了!”

说完,他拨转马,打马扬鞭而去。

骑军中,飞出百余骑,随着李由远。

李颍等人,则带着兄妹儿女,跪在大河之畔,向李由远去的背影,重重的磕了几个响头,泪如泉涌。

刘+走到他们身边,将众人一一搀扶起来。

“由郡守欲求仁得仁,你们也莫要太过悲伤了,否则白白辜负了由郡守的这番苦心。

李颍,这骑军就暂由你来率领,随我一同留后压阵;其余人等,立刻赶赴顿丘渡口,连夜渡河!”

“我等愿遵君命!”

李家儿女齐刷刷躬身行礼,纷纷上车上马,朝着顿丘方向行去。

“阿+兄弟,这里面会不会有诈?”

灌婴来到刘+身边,压低声音耳语道。

刘+摇摇头,“李由此时何需耍这样的计谋?他如果真地要对我们不利,只需挥兵而来,我们很难抵挡。

哀大莫过于心死,想必李郡守现在,已经心如死灰了吧……”

从堂堂大秦驸马,眼见着要变成亡国之臣。

朝中小人当道,老父自尽狱中。若非是如此,李由怎可能生出如此地心思呢?

刘+叹了一口气,跨上赤兔马,“老灌,咱们也回去吧……李由已选择了他的路,我们还要按照我们定下来地路,继续前进!”

灌婴,用力~点了点头!

四月末,王恪起兵反秦,宣告投降楚王。

同月,刘邦在琅琊郡南城乡诏告天下,拥立楚王之子心(又名熊心)为楚王。

他运气倒是真地很不错,沛县丢失之后,带着残兵败将和家小,逃到了薛郡。却不想掠夺薛县时,正遇到了楚王之后。张良正在颍川,组织人马准备作乱,不在刘邦的身边。得了楚王,刘邦这心思可就变得又活泛起来。他这刘姓,原本就是荆楚十八姓地旁支,如果伸出个几杆子,也能算得上是楚国王室。他就开始琢磨着,如果我拥立楚王,以楚王之名号召天下,又会如何?

熊心在薛郡过的很苦,靠与人放羊为生。

自楚国灭亡之后,身边只有一个故楚贵裔之后,宋义相伴。

这宋家,在楚国名望很高,曾出过极为令尹。宋义听刘邦这么一说,不由得也有些心动了。

而后卢绾在旁边一戳哄,刘邦就下定了决心。

在他想来,只要打着楚王的名号起事,楚地各方豪杰,定然会纷纷响应。

君不见那陈胜吴,只靠着项燕之名,就造成了好大地声势。而今他有正牌的楚王在手里,肯定比陈胜更加有声势。于是,刘邦的目光,首先就盯在了薛郡上,正好王恪也正犹豫。

王恪起兵降楚,使得山东南部地区,顿时混乱起来。

首先是巨野泽彭越率两万人马,赶赴济北郡,投奔了田荣,使得田荣手中的实力,顿时暴涨。

自古以来,薛郡就是齐人之地,君不闻孟尝君狡兔三窟,这薛郡当年可是孟尝君地封地。你楚王在哪儿都可以,但你现在把手伸到了齐地,田荣怎可能答应?只是碍于项梁势大,田荣只好忍耐。他必须等待,看项梁对此如何反应。如果项梁也同意的话,他只有捏着鼻子,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