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九章 宁陵君(第2/3页)

如今可不必昔年陛下横扫六国之时。

且不说二世非陛下可比,老秦自身只怕也是有心无力。你们,处心积虑十载,又岂能答应?”

周市一言不发,静静的看着刘。

片刻后,他轻叹一声道:“君侯乃老秦之臣,即知我等心意,何不将我拿下,以绝后患呢?”

“老秦,非嬴氏之秦,乃关中百姓之秦。

二世昏庸,任用小人,倒行逆施,实不可恕。我虽有心,一来有心无力,二来也不敢逆天而行。氏已失其鹿,天下群雄逐之。我若在此时出手,只怕未等行动,已成天下人公敌。”

周市笑了,“原来君侯也知大势……

只是,君侯你占据楼仓,扼守淮汉,始终是所有人的心腹大患。况且,楼仓距离关中路途遥远,君侯以一支孤军而占据此地,周遭虎狼窥视,岂不险哉?而章对张楚开战之时,怕也就是虎狼围攻楼仓之日。君侯是聪明人,何不早作决断,以保全自身,为日后谋求呢?”

“但不知,先生有何建议?”

刘知道,接下来的话,才是周市此来的真正目的。

周市说:“君侯可知宁陵君

“略有所闻……周先生,你莫不是要我投降宁陵君吧。我先说好,若是这样,先生可以闭口。”

周市摇头笑道:“我知君侯心系三秦百姓,断不可能归顺任何一方。

我此来,是要与君侯合作……君侯想必已知晓,宁陵君乃魏王后裔,如今得张楚之力,据大梁得魏王之位。宁陵君久闻君侯之名,愿与君侯结为盟友。君侯乃秦人,扼淮汉通路,必为虎狼仇视;且嬴氏与君侯不和,张楚灭亡之后,嬴氏绝不会放过君侯……而那时,楼仓危矣!”

周市这一番话,倒也不是危言耸听。

刘双手合十放在颌下,静静的看着周市。

“我与宁陵君合作,又能有什么好处?”

“魏王欲求砀郡。”

“然后呢?”“请君侯资助!”

原来如此……

刘大概明白了周市的意思。也难怪,那宁陵君占居大梁,急需扩张,以增强魏国的国力。

大梁城的情况,刘大致有一些了解。

要说库府里没有存货,那不太可能。但在这种乱世,想要扩张,仅凭大梁城的库府,全无可能。所以,宁陵君的目光,就不得不盯在其他地方。三川济北等地,以宁陵君目前的实力,肯定不敢轻易碰触。即便那里曾是故魏的领地,可面对着精锐秦军,宁陵君也需谨慎。

不能取故魏之地,那就只能把目光放在砀郡、颍川和泗水郡这些地方。

颍川,如今被张楚占领。一旦秦军对张楚发动攻击,那么颍川就是第一战场。

宁陵君不敢取。

不能去颍川,那就只剩下砀郡和泗水郡两地。而砀郡与大梁毗邻,所以宁陵君就把目标锁在了砀郡。但是,即便攻占了砀郡,宁陵君还要面临一个麻烦,那就是粮草辎重的匮乏。

山东南部的粮草辎重,几乎都囤积在阳和楼仓。

打阳?

那是找死……

宁陵君的目光,也唯有放在楼仓上面。恰好周市和刘相识,所以这位宁陵君就派周市前来游说。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合作的问题。

二百年战国,合纵连横本就是平常事。今日的敌人,明天的朋友,期间的变幻让人难以捉摸。只是刘未曾想到,他如今困据楼仓,就有人找上门来联合。从刘的角度而言,宁陵君占居了砀郡的话,自然对他有好处。至少在章邯灭张楚之后,可以从侧面牵制住秦军。

而且,刘还可以通过宁陵君,在反秦集团中获得一些必要的帮助。

这在目前,他也迫切需要……

只不过,刘希望从这件事当中,谋求更大的好处。

当下,他借口需要考虑,没有给周市正面的答复。而这时候,曹参也来了,刘也随即停止了谈论此事。曹参带着周市下去休息,刘趁机找来蒯彻叔孙通等人,来商议这件事情。

蒯彻抢先道:“此人前来,倒也是君侯的机会。

如果有宁陵君从中协调的话,君侯北上之事,倒也可以少了很多麻烦。不过,还需仔细斟酌。”

“老蒯,你以为该如何是好?”

“自楼仓北去,一路上会有许多阻拦。

君侯,既然你已决心北去,彻愿为马前卒,凭三寸不烂之舌,效仿苏秦张仪,为君侯说出一条通路。不过如今宁陵君既然来了,何不让他出面,为君侯在泗水郡打开一条北上之路?”

蒯彻的心思,刘多少知道一些。

陈平去河南地之后,蒯彻就有些焦虑起来。论关系,蒯彻是刘的家奴出身,和刘关系很近。但比起陈平来,却似乎差了一些……陈平跟随刘的时间,不见得比蒯彻短,而且与刘有袍泽之谊,一起在河南地出生入死过,甚得刘的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