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三章 贾诩一谋蜀中 ( 4258 )

“王买,你跟随主公有多久了?”

囚窗外,月白风清。

贾诩站在窗边,看着窗外的风景。榻上,有王买跪坐,温着酒,身旁还匍匐着一头青鼬。

“唔,属下还需算一下……当年主公避难走南山,我就和老虎他们一同随主公进入西域……恩,计算一下,也差不多有十年之久了。军师,怎地突然问起这些事情?是不是有吩咐?”

贾诩眯着眼睛,脸上浮出一抹笑容。

不知不觉的,他也有了眯眼睛的习惯。不知道是学董,亦或者是他思考过多,故而成了习惯。不过,在王买看来,军师每逢眯起眼睛的时候,一定是有大事,就如同董眯眼,是要杀人一样的征兆。

贾诩转身坐回来,“一转眼,我也在这杜邮堡中,待了将近五年,想必外界的人,都已经把我忘记了吧。”

“军师,只要主公不忘您就行。”

“话是这么说,但是我却是觉得有些累了……王买,你觉得大公子这个人……怎么样?”

“大公子?”

王买想了想,轻声道:“大公子性沉冷,有权谋,更精于算计。或为明主,但与主公却不同。”

“哦,怎生不同?”

“讲权谋,主公不比大公子。然则主公有魅力,可令上下一心。大公子嘛……呵呵,或许能成就大事,但是若说识人用人,怕是不比主公的气度。但如此,却更似一位君王。”

贾诩笑了,“看起来,你也发现了!”

“和大公子相识虽不长,但属下能觉察到大公子的不寻常处。公子有威仪。却处处小心谨慎。和他相处,需要时常加以提防。说话做事都需战战兢兢,不似为主公效力那般的爽快。”

贾诩突然话题一转,“此次封国,你以为结果会如何?”

“这个……主公似有很多顾虑,其实若真的受了那封国,又能如何?主公非王莽。汉室也不似当年。不过,军师问我结果,王买却实在是猜不出来。军师,您对这件事,又如何看?”

“以我之见。主公和圣上,怕是会有一次交换。”

“交换?如何交换?”

贾诩笑而不答,闭上眼睛,懒散的靠在被褥上,好像睡着了一样。王买已经习惯了贾诩的这种态度,也不着急,只是静静的看着他,等待着答案出来。

“呵呵。主公和圣上地交换,到时候自然可见分晓。不过,我看这件事,怕也不会那么简单。以我估计啊。这里面存有变数。”

王买彻底糊涂了!以他的智慧,真地有些跟不上贾诩的思路,只能呆呆的坐在那里,聆听贾诩解释。

“这变数,源自于大公子……嘿嘿。至于结果嘛。想来会是出人意料吧。不过,我却是累了。”

贾诩的这番话。似乎是在呢喃,又好像自言自语。

王买完全不明白,想要请教,却见贾诩翻了一个身,轻声道:“去休去休,当需早作谋算。”

闻听这话,王买激灵打了一个寒蝉。

“军师早些休息,王买告退!”

“且慢……”贾诩轻声道了一句,“你立刻密令十七,让他行动吧……依我看,差不多了。”

王买掌控部,下分内外两个部门。

直属于王买的人,皆以字开头,而后以数字排列,属于内门中死士;而外门相对而言,人数众多,以各方诸侯之名为开头,再以数字排列。比如,在冀州袁绍麾下的外门细作,就称之为冀xx,若是潜伏在曹操地治下,则以魏xx来表示。此名单,只王买和贾诩掌握。

内外两门,平时并无交集,而且任务也不一样。

正如王买所说,也许只有董这样的人,能毫无保留的把如此重要是事情交付给他信任的人。

若是换一个人的话,部还能想现在这样存在吗?

王买隐隐理解了,贾诩那句早作谋算地真正含义。锡,配享封国大西州。

而董在臣下的数次劝解之下,终于同意受封。对于这个消息,长安宗室原本是非常高兴,可不成想刘辨接下来的一道旨意,却令人瞠目结舌:因汉室未平,朝纲不振,故凉王董,需居于长安,封董为汉丞相,执掌承明殿,总领天下兵马以及政务,诸事可自行决断。

一道旨意,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

以刘和为首的宗室,长跪未央宫外,请求刘辨收回旨意。

然则刘辨却不理睬,反而以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宣称:初平以来,诸侯混战,生灵涂炭。若非凉王,何来今日之汉室中兴局面。朕非薄幸之人,绝不做那鸟尽弓藏事,特昭告天下人知。

言下之意是在责问各方宗室:在我颠簸流离,生死未卜之时,你们为何不站出来,维护朝纲呢?再有,现在让凉王就藩,那么关东诸侯,又该如何面对?你们指挥得了各方人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