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发的血案(第3/4页)

后世,还有一种说法,说华佗是解剖学的始祖。

关云长刮骨疗毒,还有为曹操开颅治病,似乎都牵扯到了解剖学的原理。

那么,华佗解剖尸体的原因,倒也能说得过去。后世医学院的学生,哪个没经历过这种事情?

曹朋听了曹融的这番解释,非但没有退缩,反而更坚定了他挽救华佗的想法。

曹操肯定认识华佗!

两个人不仅是同乡,年纪相差也不是特别悬殊。

曹操之所以不肯相信华佗,很大程度上,也有华佗早年劣迹所致。

想了想,曹朋猛然起身,对曹融说:“大兄,我欲亲自前去拜会华佗,但不知大兄可愿带路?”

“啊?”

“你不懂的……我当年随一位方士识字的时候,那位方士曾经对我说过:人的身体,是最为奇妙的构造。如果不能够直观而真切的观察,很难掌握其中道理……我觉得,华佗当年偷盗尸体,其目的就是为了掌握身体构造,从而可以更加明确的找到,疾病的根源……

这是个了不得的人才,若是放过了,日后恐怕后悔莫及。”

如果,曹朋是个普通人的话,他这番话,可能会被人当作疯子。

可他是大名鼎鼎的‘曹八百’,卧龙孔明先生的弟子。换句话说,他说出来的东西,在普通人眼中,就如同专家教授的评语。这就是名气的重要性,有了名,说什么都会有人相信。

“竟有如此事情?”

曹融不禁万分惊讶,连忙起身,带着曹朋走出酒楼。

华佗并不住在谯县城里,而是居于郊外。

由于华佗的名声不好,所以没有人愿意和他做邻居。以至于华佗就孤零零的住在过水旁之畔,四周荒无人烟。一座独立的小院子,看上去很残破,冷冷清清,令人不由得心里发怵。

曹融带着曹朋,叩响柴扉。

片刻后,一个皓首老家人走出来,瞪着昏花双眼道:“你们找谁?”

“敢问,是华佗华先生的家吗?”

“是。”

“在下曹朋,乃谯县曹姓子弟,忝为北军中候,特拜访先生。”

“我家老爷说了,谁也不见。”

曹融闻听,顿时勃然大怒,“你……”

曹朋一把拉住了曹融,看着老苍头,突然呵呵笑了。

“我知道华先生受了很多委屈,更不为世人所理解。

不过,我有一句话,拜托老人家带给华先生。请告诉华先生,我明白他在做什么。解剖尸体,并非什么妖魔鬼怪,而是福泽苍生的好事。有些事情,既然做了,就请他坚持到底……不才虽只是一个北军中候,但是愿意为华先生作保,举荐他为少府太医令,可阅尽少府藏书。

如果他还愿意继续坚持下去,我会设法为他弄来足够的尸体,供他继续研究。

总之,不才可以理解华先生的作为。但如果他半途而废,就此消沉,那我也无话可说……

我会在谯县呆一阵子,如果华先生想通了,随时可以去找我。我就住在县衙旁边的官驿之中……别人不理解,不代表就可以放弃;别人误会,更不是消沉的理由,请华先生多保重。”

说罢,曹朋拉着曹融走了。

“友学,你真愿意为他弄来尸体?”

曹融打了个寒蝉,轻声问道。

曹朋轻轻点头,“如果他愿意继续下去,我会想尽一切办法,为他准备尸体。”

“疯了,真是疯了!”

曹融轻轻摇头。

他愿意相信曹朋,可是对他做的事情,还是有些不理解。

这种事,自己还是少参与为好……

……

建安四年十一月中,一篇檄文,突然传遍大江南北。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

……

而操遂承资跋扈,恣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

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谀;身首被枭悬诛之。

……

操便放志,专行胁迁,当御省禁。

卑悔王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弄戮在口。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道路以目,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

……

其得操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

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宜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而拘迫之难。

如律令!

作此檄文者,名叫陈琳,字孔璋,徐州广陵人。

曾为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欲诛杀十常侍,召四方猛将,引兵入京,以恐吓太后。陈群当时便加以反对,然而不得何进所取。后何进死,陈琳避难于冀州,归附袁绍,为其掌典文章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