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这里是常山(第3/4页)

刘闯当然也清楚曹操的想法,不过在他看来,这算不得什么大事。

袁绍而今,正志得意满,怎可能看得上辽西弹丸之地?而且袁绍本来就设置了重重阻碍。相信在袁绍心里。根本不认为刘闯能够闹腾出什么状况。既然如此。你曹操给我的权力越大,对我就好处越多。到时候我占居辽东四郡,也就有了足够借口,就算袁绍也说不得话。

所以,这一路上刘闯并不紧张。

他一面关注时局发展,一边向渤海郡进发。

在此之前,他已经派人前往渤海郡,请荀谌设法接应。到时候。甘宁的海军会在泒水入海口接应刘闯,直抵孤竹城。

不过,在进入常山后,刘闯的注意力,明显有些分散。

因为在这常山郡治下,有一个他心仪已久的人物……几乎所有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对此人都极为赞赏。

常山赵子龙,浑身都是胆!

刘闯甚至有些庆幸,他当年读过三国志。

若按照三国演义里的说法,赵云这个时候。应该是四处漂流,根本无法找到。

可根据三国志记载。此时的赵云,就在常山老家。

三国演义里说,赵云在随同刘备前往徐州之后,因不愿背弃公孙瓒,故而辞别刘备,返回公孙瓒帐下。可实际上,赵云当时不过是公孙瓒帐下一员小将,根本就不得公孙瓒重视。

他之所以辞别刘备,是因为他的哥哥故去,他要回家照拂。

赵云从小父母双亡,是哥哥把他一手养大,后来又送赵云拜名师习武……在赵云心目中,兄长便如同他的父亲。此后,他一直在老家为兄长守孝,也没有去投奔公孙瓒。如果从这一点而言,赵云对公孙瓒的忠诚几近于无。亦或者说,赵云对公孙瓒早就已经感到了失望。

三国演义说,赵云和刘备是在古城相会。

古城是在何处?

据后世人推测,应该是在汝南和荆州一带,也就是后世的信阳地区。

可是在三国志当中,却是另外一个记载。

建安五年,也就是官渡之战前夕,刘备在徐州被曹操所败,与关张失散。

随后,刘备前往邺城,投奔袁绍。赵云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前往邺城找到刘备……随后,刘备命赵云返回常山,招募数百壮士,而刘备本人,则在邺城招揽到魏郡名士胡潜胡公兴,并且在胡潜的帮助下,招募壮士数百人,与赵云所部汇合一处,这才算是又组建起班底。

若是按照三国志的记载,那赵云现在,就在常山!

既然如此,刘闯又岂能放过赵云?

虽然说赵云和刘备早有约定,但刘闯相信,赵云之所以忠于刘备,更多是因为他大汉皇叔身份。

也就是说,赵云不仅仅是忠于刘备,更忠于汉室。

而今,刘备已无皇叔之名,大汉皇叔变成了刘闯……

虽然刘闯比之刘备,资历略显不足,但若以名气而论,绝非刘备可以相提并论。

更不要说,刘闯的出身,更好过刘备。刘陶虽然已经故去多年,却给刘闯留下了一份极其丰厚的遗产。

人言刘陶,有谁不敬?

别的且不说,只说他对抗十常侍,被十常侍迫害的家破人亡,便足以让许多义士,对刘闯生出敬重之心。有这么一份丰厚的遗产,足矣抵消刘闯资历不足的缺憾。若这样还不能把赵云招揽过来,刘闯也就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那只能说明,刘备和赵云之间,有基情……

•••••••

天将黑时,商队抵达真定。

苏家的根基虽然是在中山国,但如果没有一些根基,又怎可能做到行商天下?

苏氏在冀州,也算得是一方豪强。其家族更出现过一些官宦,其中尤以前汉中太守苏固最为有名。不过,苏固早在刘焉入益州时,被刘焉帐下大将张修所杀,以至于而今声势不如从前。

可即便如此,苏氏在中山国百年豪强之名,也足以使得苏氏行商天下。

不过,由于商队人数众多,无法在城中留宿。

苏威便带着刘闯等人,在真定城外的一座田庄里休息。这田庄,自然也是苏氏名下产业,良田数千顷,足以安置整个商队。

“衡若,你可知你那师弟,住在何处?”

在安顿下来之后,刘闯立刻把夏侯兰找来询问。

其实,夏侯兰也知道,刘闯之所以在真定逗留,就是为了他那个师弟,赵云赵子龙。

虽然不太清楚刘闯为什么会对赵云这么感兴趣,但夏侯兰心里,还是非常开心。他和赵云的关系一直很好,只可惜后来他急于成名,于是和赵云断了关系,此后一直没有能联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