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拉开(第3/3页)

李岩也道:“夷狄人面兽心,绝不可信。他们说为相助我大顺而来,然为何不光明正大来贺,而偷偷摸摸,潜伏在旁?他们又如何入关,吴三桂等人现在何处?若吴三桂等人归附这些清贼,则更为可怕。大王,此些虏贼居心叵测,其心不良,要小心他们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更要避免导致渭水之祸。”

李岩对塞外清国了解不多,但他有读史书,知道历来塞外胡虏都是中原劲敌,又有看邸报,知道清兵几次入关之事,这些鞑子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对付。

李自成有空时也看过一些史书,李岩说的渭水之祸他知道,却是大唐初立,突厥始毕可汗趁火打劫,在渭水下强迫唐太宗签订渭水之盟,可说是奇耻大辱。

他点头表示明白,不过心中却别有心思,云集清河的兵马越多,然军心涣散,对面的王斗又实力不明,他心中颇有忧虑。

那个大清国说为相助大顺而来,或许可以利用此辈,增加自己的胜算,等打败王斗后,再收拾他们。

不过这之前最好了解更多,特别让这个大清国遣使来贺,称臣纳贡,自己就名正言顺了。

当下他让李岩书信圣谕,斥责那个大清国,责其为何杀害自己将士?不给个交待,大顺定兴兵讨伐,让他们尝尝颜色。同时又言新天子当位,为何不遣使来贺等等。

此时各文臣皆留守京师,只有李岩这么一个文人,他书信后,李自成颇为满意,各将也觉理直气壮,很显大顺气势,就挑了一个颇为威武的信使,派了十几骑护送去了。

十九日,信使回来,带来了那个大清国主的回信,然问起所见情报,皆一问三不知,原来信使没到沙河边,就遇到大股清国哨骑,然后一行人惨遭蒙眼。

最后他们被带到一个大帐篷中,所见之人寥寥,实在看不到什么,出帐篷时,一样蒙眼。

虽然刘宗敏等人勃然大怒,这个所谓的大清国之举,实在有辱大顺国威,该发兵讨伐,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

然李自成倒比较冷静,他展开书信观看,信中倒写得很客气,说他大清国居于辽东,与大顺井水不犯河水,不过因与王斗积怨极深,还关系到先王仇恨等等,所以誓必发兵灭王。

他们领兵十万入关,听说大顺发兵欲剿灭王斗,所以似乎可以携手合作,一同消灭此贼。为表诚意,介时他们可以在侧翼威胁靖边军人马,同时伺机攻打他们的后路。

至于大顺王询问吴三桂等人消息,他们一概不知,因为他们是从喜峰口等地入关的。

大顺国的桃园伯刘良佐他们也不清楚,因为他们只从顺义城下经过。

之所以偷偷摸摸,也是为了避免误会事端,这不,双方的哨骑刚一接触,就发生了纷争打斗,不过大清国将士也是正当防卫,纯属无奈云云。

李自成看后更觉疑神疑鬼,这个所谓大清国仍然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他们的来历,他们的目的,他们的兵力一概不知。不过会战在即,箭在弦上,已是不得不发。

他决定先不管这个所谓的大清国,介时他们会在侧翼威胁靖边军更好,不来也无所谓,有恶意也无所谓。

反正自己兵马多,可使用的兵力极为充裕,介时多在右翼布置兵力,那些清兵若是善意,就与他们一同攻打靖边军软肋处。若是恶意,布置的兵马也正好戒备他们。

待打败王斗后,他大顺再来收拾这个所谓大清国。

……

四月十九日,沙河、清河一片战云密布,如潮般的大军源源不断汇集,从空中看去,密密麻麻的各色营帐好似能一直铺到天地尽头,旌旗如海,金戈之声交鸣。

人喊马嘶中,不知多少战士磨刀霍霍,准备作战。

三方皆已经汇聚到位,会战的大幕,徐徐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