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倾国(第3/5页)

……

二月二十日。

这几天源源不断的兵马汇集到盛京,特别二十日这天,盛京城北的演武场旌旗如海,几乎每隔一刻钟就有一批军马汇集过来。

他们按各旗阵列排列,八旗满洲正黄旗,八旗满洲镶黄旗,八旗满洲正白旗,八旗满洲正蓝旗,八旗满洲镶白旗,八旗满洲正红旗,八旗满洲镶红旗,八旗满洲镶蓝旗。

他们以牛录合为军阵,然后每个牛录又单独列为小阵,他们肃然而立,器械精良。

他们每个普通的士兵都有头盔与镶铁棉甲,个个髹漆的铁盔,汗渍斑斑的对襟泡钉棉甲,乌黑高尖的盔顶红缨飘扬。他们身边都有马匹,有人甚至不止一匹,马上长短兵器具备,皆以粗厚沉重为主。

马上又有盾牌,巨大的满弓,装满重箭轻箭的箭囊等。

他们个个眼神残忍而暴戾,充满百战沙场的自信。

这些是普通的步甲,又有马甲,个个身上披着两重甲,纯铁甲外面罩着厚实的绵甲,防护更加精良。他们中达壮、拨什库级的军官,皆是盔上黑缨,背上插着方二尺的小旗。

他们身着三层重甲,也就是除了绵甲铁甲外,最里面还有一层锁子甲。

最后就是由各旗巴牙喇纛章京掌控的巴牙喇兵了,他们个个背上插着斜尖的火炎旗,手上马边无不是沉重的重武器,狼牙棒,虎枪等等。他们使用的大梢弓也普遍是十二力弓。

这是什么概念?

也就是说按弓力算的话,合后世的磅数差不多是158.7磅,被射一箭不死肯定重伤。

他们是各旗中最精锐的老兵了,个个身上浓厚的血腥杀伐之气,一身的明盔明甲,铁甲穿在外面,片片甲叶皆是以精铁打制,极为厚实亮眼。

为了应对火器的威胁,八旗兴起后就在盔甲防护上做足了工夫,所穿盔甲无不精良。

“贼兵所带盔甲面具臂手,悉皆精铁,马亦如之。”

“虏多明光重铠,鸟铳之短小者未能洞贯。”

“先以重甲外披绵甲,盔外戴大厚棉帽者,在前执盾而进,立于山城之下。”

“执狼筅、长枪、大刀利剑,铁盔之外有绵盔,铁甲之外有棉甲。”

八旗满洲约六万人列阵较场中,他们刀枪如林,人潮如水,人数虽众,却列阵整齐安静,只偶尔传来几声马嘶之声。

他们森严站着,无数密集的头盔与铠甲耸立,凌然的铁血之气蔓延。

而在满洲各旗后面,又是相应的蒙八旗与汉八旗,日八旗与鲜八旗等。虽同称八旗,但他们身份地位当然不平等,八旗中只有满八旗有旗主,余者都是固山额真,而且他们与满八旗各旗主还是属于隶属关系。

他们一样安静列阵,然气势上颇有不如。

他们的装备也不能与满八旗相比,不要说几层甲了,连拥有镶铁棉甲者都少,很多人只有一件普通的棉甲。特别那些八旗日本与八旗朝鲜军,大多数还是国内的军械打扮,显得有点不协调。

然十几万人列阵,刀枪如林,旌旗似海,无数的人头蔓延,整体散发的气势仍然非常惊人。

……

演武场中未见皇帝的亲卫葛布什贤兵,此时这些清国最精锐的士兵却是列队在盛京城东的抚近门外,一直布置到城北的演武场边。

他们是比各旗巴牙喇还强悍的存在,个个同样一身明盔明甲,身上穿着沉重的铁甲,片片寒光闪动。

他们每人盔上都有雕翎,身后插着飞虎背旗,他们中军官的存在,盔管上更插着獭尾,背后插着二尺的飞虎狐尾旗。

他们静静策在马上,寒风中一动不动,显示出百战老兵的素质。

他们是清国中技艺最出众者,全营人数还不到两千。

呼啸的寒风中,时间到了卯刻,忽然呜呜的海螺声响起,然后听喇叭、唢呐声不断,鼓乐喧天中,密密的大驾卤簿从抚近门出来。

黄伞,纛,旗,骨朵,吾仗,锣、鼓、画角、箫、笙、驾鼓、横笛、龙头横笛、檀板、大鼓,密密麻麻,那些执役者个个绿衣黄褂,腰间扎着红带,头戴六瓣红绒帽,铜顶上插黄翎,人数达到八十四个。

而在黄伞下,多尔衮一身鎏金盔甲,他策在马上,神情庄严。

在他身后,又是满、蒙、汉、朝、日四十旗的旗主与固山额真,还有国中大小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六部官员,文馆学士等等,百官齐聚,他们都将跟随多尔衮出征。

此时他们一样策在身上,个个脸上闪烁着神圣激动的光芒。

喇叭、唢呐声响中,大驾卤簿直接进了抚近门外的堂子中,这是清国的神庙,每次出征必谒庙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