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火器之威(第2/2页)

卢象升将手中的火铳交给身旁的亲将陈安,陈安爱不释手地抚摸这只鸟铳,左看右看,卢象升的几个弟弟也是一同围上观看,东路参将张国威与东路游击毛镔也在旁探头探脑。

陈安忽然对王斗施礼道:“王千户,某有一事不明,还望指教。”

对卢象升这个心腹亲将,王斗不敢怠慢,他忙道:“将军有话请说,指教不敢当。”

陈安道:“某观舜堡的鸟铳果是精良犀利,也没有炸膛的隐患,就不知在作战时,可否会如余者鸟铳一样,有哑火,不能击发等缺憾?”

鸟铳,也就是前膛火绳枪,普遍有容易哑火的毛病,主要愿因就是火门的点火药容易被风吹走,或被雨淋湿,特别是在大明的北方之地,经常狂风大作,作战时鸟铳的哑火率更高。

万历三十四年的《兵录》曾有谈:“三眼铳与鸟嘴铳,鸟嘴在南多用而北少用,三眼在北多用在南少。此为何哉?北方地寒风冷,鸟嘴必用手击,常力不易,一旦火门开而风甚猛,信药已先吹去,用辗信易坏火门,一放而虏骑如风至,执之拒敌甚为不便。此三眼铳一杆三铳,每铳着铅子二三个,伺敌三十步内对准而放,一炮三放其声不绝,无有不中。虏马至则执此铳以代闷棍,虏铁盔铁甲,虽利刃不能入,唯以此铳击之,故于北方鸟铳、三眼铳有此之别。”

容易炸膛,又容易哑火,所以在大明北地,鸟铳不如三眼铳受欢迎也就在情理当中。就是舜乡堡的火铳,制造得再精良,平日火铳的哑火率也达到一成。这还是夏天与清兵作战,如果是在秋冬季节,舜乡军手上的火铳威力更要大大减弱了。

想到这个问题,王斗也是呆呆出神,想起历史中军火专家赵士祯曾有发明一种轩辕铳,好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过实物自己没有见到,也不知道可靠不可靠。

目前阶段,王斗却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他老老实实地道:“有,我舜堡的火铳,平日哑火率也高达一成。”

陈安大为失望,道:“如果火铳哑火不能击发,等贼寇近了身来,又该如何?”

王斗道:“别无他法,可能靠将士血战肉搏了。”

陈安叹了口气,不再问下去。

……

接下来,卢象升又看了王斗长枪兵的技艺表演,看到很多军士都可以在二十步外挺枪刺中人形木把上各个目标,而且他们冲刺时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给卢象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胆子小点的敌军,见舜乡堡长枪兵这样气势汹汹的冲来,气势上先矮了三分,怕难以挡住他们的一枪之合。纪世维看得脸色有些白,东路参将与游击也觉得舜乡堡的军士杀气过重。

卢象升问了一下,王斗考核武艺是按照戚帅的练兵实纪分为三等九则,按王斗说的,舜乡堡军士获得最高考核技艺的是上等中则,在舜乡堡上等军士很多,不论是兵册上的铁甲锐士,还是舜乡堡内的军壮。

听到这里,卢象升沉默了,越发想到那首级问题,不过他没说什么,只是道:“王斗,你招集堡内所有军民百姓,本督要亲自向他们宣慰抚恤。”

……

王斗让林道符去招集堡内外的军民百姓,这个招集过程中,卢象升并没有进堡,他只是沿着堡外行走,众人都是跟在身后,舜乡堡几面残留坑坑洼洼的大土坑,引起了卢象升的兴趣,听着王斗的解说,他兴味昂然地连连点头,他还看到了南门外那遗留的战场痕迹,大块大块的血斑,可以看出当时的惨烈。

看到这个情形,不说保安卫守备李贻安等人惊讶,他们早知道舜乡堡经过一场惨烈的攻防战,却没想到惨烈到这个地步。怀隆兵备道纪世维与东路参将,游击等人也是看得咋舌不已。

在南门外,王斗略略说了说当时的攻防战,他重点说那些死在舜乡堡下的百姓,他道:“战后,卑职将这些义民收殓,就葬在舜堡南面的釜山脚下,卑职为她们建了坟冢,又修建了一座庙宇。”

卢象升缓缓地闭上了眼睛,最后他道:“王斗,你带本督前往观看,那些战死的军民,本督要亲自为他们上香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