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7章 官场险恶(第3/5页)

李纲愣了一会儿,点点头道:“这是应该的,应该的。陈御史,那就麻烦你了。”

陈东道:“李院长请放心,在下一定会秉公处理,若不是令公子所为,我也一定会还令公子一个公道。”

“多谢,多谢。”

李纲忙道。

赵执又道:“李院长,虽然此案还没有判决,但是情况对令公子非常不利,而当时审案的时候,还有不少百姓旁听,相信很快就传遍京城,你可得做好准备,到时肯定会伤及司法院的名誉,而且,朝中肯定也会有人借此事抨击你。”

李纲听得更显郁闷,心不在焉的点了下头。

……

……

赵执没有料错,这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日之间,司法院长的公子谋色害命的消息就立刻传遍了京城,而且,大宋时代周刊和儒报都专门刊登了此事,当然,他们只是报道此事,可没有就此断定李贤是杀人凶手,但是百姓潜意识就已经认定李贤就是杀人凶手,一时间传得是沸沸扬扬。

要命的是,这李纲可是司法院院长,这就让整件事的变得更加敏感,司法院院长之子谋色害命,听听,这多么的讽刺啊!

李纲想置身事外都不可能啊!

司法院也遭受牵连,这可能是司法院建立以来,遭遇到最大的信任危机了。

而李纲作为司法院院长,本就要做到公平、公正,但也因此得罪了许多王公贵族,这一回可算是让他们找到机会了,在朝中开始猛烈的抨击李纲,要求李纲自己辞去司法院院长一职。

不得不说,李纲还真是命运坎坷,这仕途压根就没有顺利过。

作为宰相的秦桧,立刻召开高层会议,这可不是小事,司法院在大宋目前的制度充当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此事危机司法院声誉,必须得慎重处理。

中书省。

除了秦桧以外,赵执、陈东、毛舒、郑逸、李纲、枢密副使李光,还有贤政殿大学士苏白一一在列。

这贤政殿大学士可就是皇帝的秘书长,一般来说,权力是非常大的,但是由于赵楷的制度改革,导致大学士的权力锐减,不过毕竟是皇上身边的人,谁也没有人敢忽视他,只是这苏白为人谨慎,也清楚当今朝中的状况,从来就不参与这些大臣们的争斗当中,而如今赵楷不在,这苏白不得不站出来了,因为他必须要知道朝中发生的一切事务,要是赵楷归来,一问三不知,那你这秘书长就当的太不合格了。

秦桧就道:“相信各位也应该清楚,我今日请你们前来,乃是为了梅林村一案,但是,我们不是来审案的,此案的结果究竟如何,不在我们商议的范围内,这是御史台的事,我们主要要想办法挽回司法院的名誉,如今民间传得沸沸扬扬,这严重的伤害了司法院的名誉,而司法院名誉是皇上和满朝文武共同建立起来的,我们决不能让皇上和我们的努力付诸一旦。”

毛舒就道:“此案还在审理过程中,结果都没有出来,现在来商议这些,那岂不是告诉百姓,李贤就是杀人凶手,这对于李贤和李院长都极为不公平。”

苏白突然道:“话可不能这么说,人言可畏呀,秦少宰的担忧,绝非庸人自扰,万一结果对司法院不利,到那时候再来想办法,可就为时已晚了,我们应该及早想出应对之法。”

郑逸道:“可是结果一日未出,我们拿什么去堵住悠悠众口,现在言论自由,我们根本无法限制百姓说什么。”

秦桧叹了口气,道:“是啊,这事还真是棘手,要是枢密使在的话,就好办多了,他可是最擅长这方面了,可惜,枢密使现在远在燕云,这远水救不了近火啊。”

李纲突然站起来,道:“只要我辞去司法院院长一职,那么便可保住司法院的声誉了。”

郑逸急忙道:“李院长,你莫要意气用事,皇上都说过,不因以子之过,而责父,况且现在结果还没有出来,你这时候辞去院长一职,岂不是不打自招。”

苏白道:“可是皇上也说过,子之过,若影响父之信誉,同样也会影响到父的仕途,如果李院长辞去司法院院长一职,百姓就会将矛头指向李院长个人,而非司法院,这弃车保帅,也未尝不可。”

一句弃车保帅,充分体现出政治的残酷性。

言下之意,就是你李纲把这黑锅背到家里去,别连累司法院了。

毛舒道:“但是根据我朝制度,二院院长必须要得到皇上的亲自任命,而且,除了皇上以外,无人可以免除二院院长。”

赵执谨慎道:“要不,咱们还是派人去请示皇上。”

秦桧摇摇头道:“不可,不可,如今皇上正专心征战燕云,本就凶险,我等无能,未能帮皇上分忧,但也不能给皇上添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