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部 大坂风云 四 病急乱医(第3/6页)

与当时的三成一样,现在的治长亦充满妄念。

大坂城内诸人,将治长视为淀夫人的面首,蔑视之极,让他逐渐失去理智,他亦越发焦躁。

关原合战刚结束,治长被家康遣回大坂时,还无这种情形。

“一切与淀夫人和秀赖公子无关,都是治部少辅和大谷刑部的固执造成……”他把家康的话传给了大坂,可以说,似是他给了大坂城一条活路。

且元想,这真是可悲的错觉。不用说,救赎大坂的本是家康的慈悲,但前来传达家康慈悲的治长,却在众人的千恩万谢中逐渐产生错觉,仿佛这种结果是他舍生忘死得来的。秀赖去二条城拜谒家康时,尽管治长极不情愿,但还是明白了这样一个事实:自己绝非可与加藤、福岛、浅野等人比肩的丰臣重臣,手无实权,只是主母的一介宠臣而已……这种感慨,甚至超越了三成在秀吉公归天之后的落寞。

正在这时,大久保的死刮起了一股意外之风,一股关于洋教存亡之风。而且,这股风立时从明石扫部,以及神父托雷斯、保罗等处蔓延到了速水甲斐守、渡边内藏助、茨木弹正、来田喜八郎等人身上。这股欲把大坂城作为殉教大本营的火焰,不可能烧不到极为郁闷的大野治长身上。但是,大野治长却非石田三成。三成拥有向天下发出檄文、向家康发出“借问大义究竟在孰手中”之声的器量,治长却是既无气势,亦无力量。只是,三成当时依靠的大树太阁大人已经故去,治长尚拥有自己的靠山——秀赖生母淀夫人。且元几已心灰意冷,别的事尚可,唯独闺闱之事,他这外人实无能为力……

自秀赖年满二十,大坂城的权柄就迅速从淀夫人手中转移到秀赖近旁的人手里。这自然也引起了大野治长的焦虑。但他并非自己跳出来指手画脚,而是不断谋划,让淀夫人获得说话的机会。他并不怂恿淀夫人,单是把一些淀夫人非常关心的话题吹到她耳内,哪怕使她不快,也要让她插嘴言事。比如,把渡边内藏助打发到纪州九度山之后,他便说:“听说江户那边发生了大骚动。”

“骚动?”

“德川内讧。说是大御所六男上总介忠辉,企图于大御所身故后推翻将军。”

类似的说法此前绝非没有,自然一下子吸引了淀夫人。

“真的?居然会有这等事?”

“是啊,因此,大久保长安一族已被全部处决,忠辉岳父伊达政宗感到事情败露,遂迅速撤回了自己领内。不只如此,更令丰臣氏无法坐视的,是传言竟说,上总介大人正悄悄谋划着拉少君入伙,实现阴谋。”

如此一来,淀夫人自忍不住先质问了秀赖,再把且元招来询问:“传言说,江户不久之后就会以此事为借口,移封秀赖,是真的?”

且元微笑着予以否定。他说,若有那等事,关东方面早就把他叫过去了。那只不过是些传言,请莫要在意……可接下来,淀夫人听到高山南坊被赶出加贺的传闻后,又大生质问。

“有两种说法。一是利休居士的养女阿吟一直与南坊在京里幽会,事情败露,南坊遭流放。还有一种说法更为可惧,说南坊亦是上总介的同伙,他进入大坂城,是想拥戴右府大人举起反旗。此事败露了,出干和德川之谊,前田利长再不敢收留他。如果此言不虚,他当然会对丰臣氏说些什么。”且元从容应道。

从淀夫人口中听到这些,且元从心底里产生了一股厌恶。大野治长把阿吟和高山右近捕风捉影之事也搅和进来,几句甜言蜜语,就勾起了淀夫人的注意。这种只能在内庭内使用的手腕,乃是何等可恶!

且元很少责问淀夫人,唯在此时,他终于忍不住,反问道:“这样的传闻,究竟是何人告诉夫人的?”

淀夫人竟毫无羞耻,淡然答道:“修理告诉我要小心些。”

此后,上总介忠辉和将军秀忠的不和,似逐渐与丰臣氏纠缠不清时,骏府来人传唤。淀夫人质问道:“何事啊,市正?是移封之事吗?”

尽管老嬷嬷们都侍奉在身边,淀夫人还是着急地探出了身子。

“非也。由于方广寺的工程终要结束了,而从江户西苑移到骏府的大御所,早些时候却一直无任何捐赠,故此次就请求将军,要来了一万石。”

幸得此时,大野治长不在淀夫人身边。

“哦?捐赠一万石?是捐给方广寺的?”

“不,乃是加赐给少君,定是体恤到少君的巨额花费。”

听他如此一说,淀夫人顿时眼角通红,“哦,是这样。”

“在下也觉得是件好事,遂奉上了承诺。”

“看来,大御所仍然未忘记大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