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 双雄罢兵 三十 神与权柄(第4/6页)

城池以南北为纵,东西为横。在南城墙外侧挖掘一条二十间宽的护城河,拓宽南北的道路,与富商的屋子并行,东西向的道路则比较窄,可以容大量平民入住。九条宽广的道路,要把富商们聚集来此,陆陆续续举行茶会。这一切证明,利休主持的茶会之利并不逊于兵刀。

品茶时,众人只需聚集庵中喝茶,没有身份等级的差别,也不谈国事。

只有客人和主人,彼此行相见之礼,和美至极。神屋宗湛、岛井宗室等,都受到了秀吉的亲遇。始时他们还抱有戒心,可是,最终还是表现出抱歉和尊敬之意,坦诚道:“大人实乃万年一遇!”

一日,秀吉叫来岛井宗室,赏给他本城一处十三间半的大宅子,永远免除赋役,还陪他和利休进入三叠大的茶室。道:“怎样,宗室,愿做重建城池之事否?”

“荣幸之至!百姓欢欣鼓舞如逢新生,纷纷回到城里。”

“我是问你对住宅可满意?”

“小人真是感激不尽。”

“你和神屋都分得十三间半,神屋却仿佛有些不满。”

“不,他也念念不忘,说是为了报恩,定要在这里建起天下闻名的港口!”

秀吉听了,高兴地点点头:“宗室,你了解洋教吗?”

“我乃佛教徒,对洋教不甚清楚。不过,倒是听到不少传言。”

“我平定九州,是想要让全日本都繁荣起来。不仅是你们,我也想让洋教徒一样高兴。却不知怎样才能办到啊!”

“让洋教徒也高兴?”

“是,我们都是天子子民。不该不顾他们的感受,否则,就是我的失策。怎样才能使他们和我们同心一致呢?”秀吉认真地说着,看了利休一眼。他把岛井宗室叫来问这事,自有他的考虑。

岛井宗室其人,自许“亦僧亦俗,亦俗亦僧”。他表面上做酿酒生意,其实控制着博多商界,但他绝不放高利贷。据秀吉的了解,对马守宗义智做生意的本钱,几乎都来自宗室。肥前胜尾山城主、筑紫上野介广门等,都曾好几次向宗室写过誓书。宗室不仅对大友氏一清二楚,对大村、松浦、有马等人与洋教的关系也了如指掌。他的夫人是被视为矿业开山祖师的神屋宗湛之妹。由此,秀吉才特地来征求他的意见。

“你虽是佛教徒,却并非狂热的信徒。信教虽是好事,可是凡事过犹不及。这是古之严训,洋教徒也必须懂得。告诉我,该怎么办?”

宗室十分慎重:“在下以为,很难办到。”

“哈哈,”秀吉轻笑道,“若是简单,就不必找你来了!你说,难在何处?”

“要想让他们真正和大人一心,只有大人也信天主,别无他法。”

“让我顺从他们?”

“是,不然他们总是会把大人当成异端。这是小人从西洋诸地的情形中得来的结论。”

“宗室,我不信天主,他们便不乐意吗?”

“不错。”

“那么,我问你,如今信奉洋教的大名也很多,他们虔诚地信奉天主,便非我家臣?”

“大人,这很难说。大人知道,小人只是商人,根本无法断定这种事情,因为其间有许多事不能确定。”

“哦……”秀吉呷了口茶,不再说下去。宗室被誉为九州第一有胆识之人,他的一番言论,使秀吉一时无话可说。

“已故右府和大人您对此事,似都以宽厚为本。信仰和政事本就有别。二位大人不但没有把它们对立起来,还予人以传教和信教的自由,当然会使海内动荡不安。”宗室若无其事道,轻轻伸手去拿茶碗。

秀吉一直凝视着宗室。宗室的意思,似乎是在责备他迄今为止未对洋教采取适当的对策。既然希望和西洋交易,就不能忽略此事,但竟然今日才动心思。宗室愈是冷静,秀吉的胸口就愈堵得慌,他猛然变了声气:“整个九州有多少信徒?”

“这……估计不下百万。”

“百万?三教九流都有?”

“是。各地都能建起洋教堂。”

“能建洋教堂,也就可以造巨城。”

“是,现在南方各地也可以建造大城了。”

“你是说,日本的大名并不那么虔诚地信仰洋教?”

“始时是为了生意上的利益假装信教,可时间一长,就变成了真正的信徒。”

“有理。逃难中的一向宗城附近的百姓和浪人,后来都成了犯上作乱的暴徒。”

“想开创太平盛世,就当胸怀宽广。”

秀吉又噤声,环顾了一眼狭窄的茶室。利休做的竹花筒中,一朵紫色牵牛花开得正旺,旁边挂着生岛虚堂的墨迹。茶碗则是长次郎依利休要求烧制的新品。“宗室,你的意思是,派来这里的新领主,必须是洋教信徒,否则很难阻止他们作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