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 双雄罢兵 十 树上开花(第3/5页)

九月二十六,家康根据关于秀吉的消息,下令上田附近的军队考虑撤退。

家康自己在五日前已回到了滨松城,集合留在那里的诸将,部署完毕;二十六日则命上田军队撤回,然后悠然巡视三河的西尾及吉良城。

按计划攻下北国的秀吉,则重新与上杉景胜结为盟友,回到大坂,开始部署攻打四国之策。

家康唯恐秀吉强大的水军奇袭三河,才巡视海防工事。但郡里士气旺盛,军备齐全,自不待赘言。

秀吉完成了计划,家康也在虚虚实实地与之竟争。

只是,家康没有消灭真田昌幸父子而撤兵,令小田原北条氏政大为不满,这原本在预料之中,也是唯一让他耿耿于怀之事。若氏政知道家康此次攻打真田,其实只是想借机筑造骏府城,或许会大怒,甚至会出兵骏河。现在必须对北条氏采取怀柔之策。

十月初三,回到滨松城的家康,开始思量对付氏政父子的策略。他还没有见到女婿氏直,他打算找个机会和氏政、氏直父子在合适的地方碰个面,让他们知道,此次的撤兵是为了对抗共同的敌人丰臣秀吉,是不得已而为之。家康煞费苦心,想说明这个道理,是因为北条氏政父子有些像撒娇的孩子,是远远不能与秀吉相比的任性之人。

此时,秀吉却又给他出了个意想不到的难题。

秀吉出的难题是:从即日起,直到四国、九州等天下各地完全平定为止,所有大名都要派人质去大坂,以向秀吉保证,协助他重建太平。既然大家都已臣服,家康也要和天下大名一样,马上派人质。

为何秀吉的态度会突然变得如此强硬呢?

除了他攻打佐佐成政时的新策略已经奏效,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秀吉当上关白时,已经获得太政大臣私下许可:他不仅是日本的实权者,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英雄。如此一来,秀吉已不必再靠武力去对付诸大名了,他可借皇室威严以令诸侯,做一个堂堂的发号施令者——他正要以这种姿态吞噬家康。

家康已经从秀吉庇护下的上田城退兵。此事使秀吉推测,家康已充分认识到他的用意,因而不得已为此,同时又甚知己力,小心行事。

佐佐成政轻而易举便被秀吉收服,还陪着他来到了京城,更显示出秀吉的威力。而上杉景胜也通告天下,要鼎力协助新关白。诸大名当然会唯唯诺诺交出人质。形势对秀吉越来越有利,因此,家康不能再拒绝。

但,德川氏重臣们通过织田信雄收到这个命令时,顿时群情激愤,怒不可遏。此时正是家臣们为本多作左卫门的儿子仙千代回来,拍手称快的时候。他们根本不认为这次会输给秀吉,虽然没有攻陷上田城就退兵,但这只是策略的需要,是为了修筑骏府,以及牵制北条氏政。他们相信,德川氏的实力丝毫未损,甚至得到了增强。

而秀吉居然要求除了家康的孩子以外,还要送重臣的家人去大坂。他并不认为自己出了个难题,一味地强调:要认清这乃是顺应时势、理所当然之事。可是,对群情激愤的德川氏而言,这可是彻头彻尾的难题。

重臣们于十月十五开始频频往来。同月二十八,因为秀吉再次催促,家康遂把全体重臣临时集结于滨松城。这时空气中火药味甚重。

陆陆续续来到本城大书院的重臣们,都愤愤不平。来人有酒井忠次、本多忠胜、本多作左卫门、神原康政、井伊直政、松平家忠、大久保忠世、本多正信等。只有石川数正看起来异常冷静,更显出其他人的激愤。

家康坐在主位,露出苦涩的表情。“忠次,你先说说。信雄派人来告知,几乎全部人质都已到大坂。大概这些人质要留在大坂,直到秀吉征伐九州凯旋归来……”

“拒绝!”忠次没等家康把话说完,便生气地回答,“主公不要事事都听他秀吉的,有于义丸公子就已足够,不可太过分!”

家康既没有点头,也没责备他,单是对坐在旁边的家忠道:“你呢?”

温厚的家忠道:“在下认为,我们应对他以礼相待,既然这是关白大人的命令,不好直言拒绝,可是于义丸公子已经成了关白的养子,不应把我们当普通的家臣看待。”

“作左呢?”

被问到的本多作左卫门弓起背,以鄙视的语气怒吼道:“叫他不要得寸进尺、肆无忌惮!”

“忠世呢?”

“我想我们应婉拒他,不要因此使于义丸公子遭遇不幸。”

“忠胜呢?”家康的声音如水般平静,可是他目光深邃,苦恼在逐渐增加。

“我们必须认识到战争不可避免,有了这个决心,才能谈拒绝。没有抗战到底的决心,想这样轻易解决人质一事,绝无可能。若我们斗志昂扬,秀吉定会惧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