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吐蕃来使(第2/3页)

……

次日上午,一队长长的吐蕃人队伍进入明德门,由于吐蕃在大唐的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前去迎接吐蕃使臣的官员地位也较高,是鸿胪寺少卿崔晋,鸿胪寺有两个少卿,一个是裴瑜,主管西域和回纥各国,一个就是这个崔晋,主管吐蕃南诏以及东北诸国。

崔晋是崔涣之侄,年约三十余岁,进士出身,能说一口流利的吐蕃语,他天不亮便赶到咸阳,接到了长途跋涉而来的吐蕃使团。

吐蕃使团的主使叫达赞顿素,是吐蕃主管农牧业的大臣,他在吐蕃地位颇高,这几年在他的主政下,吐蕃的农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他规定吐蕃人每家每户都必须养一匹马、一头牦牛、一头乳牛、一头黄牛,他还开创了吐蕃夏季割青草、晒干备冬的先例,也就是吐蕃人的放牧从原来的散养改为散养和圈养并举,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吐蕃的牲畜数量,因此达赞顿素被誉为吐蕃七良臣之一。

达赞顿素的素养很高,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外表显得温文尔雅,他说话也非常谦虚,脸上总挂着微笑,使人容易对心生好感。

尽管崔晋能说一口流利的吐蕃语,但在大唐,向来都是外族人来说汉语,而不是汉人去说外国语,所以吐蕃使团说的都是汉语。

“崔少卿,我上次来长安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这次再来大唐,依然感受到长安和二十年前一样繁盛。”

达赞顿素望着朱雀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和布局宏伟的长安城,他不由深深地感叹道。

崔晋也笑道:“二十年还是会有很多变化,有些事情不去深入是感受不到。”

达赞顿素微微一笑道:“二十年前我就没有深入,现在当然感受不到,不过大唐出现两个朝廷,这倒是出人意料。”

崔晋淡淡道:“我们汉人自古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短暂的分裂必然会带来更强大的盛唐,倒是大唐周边其他藩国,一旦分裂就会走向衰弱,直至灭亡,特使请!”

达赞顿素干笑两声,也道:“一路辛劳,是要休息一下了。”

吐蕃使团继续前行,很快便抵达了皇城,鸿胪寺的客馆位于皇城之内,有专人照管,前段时间来京城祝贺登基的西域各国使者已经陆续返回了,客馆中空房颇多,吐蕃使团随即被安排住了下来。

达赞顿素刚刚安顿好,连午饭都还没有来得及吃,便开始准备下午和唐廷的第一次会谈资料。

房间里,两名副手正忙碌地准备资料,达赞顿素则背着手在房内来回踱步,考虑着即将和唐廷的谈判。

经过了几年的励精图治和政治改革,尤其是吐蕃放宽了对奴隶的控制和对那囊氏等几大家族的削弱,使吐蕃朝廷对高原各个部落的控制能力大大加强,兵源剧增,吐蕃雄兵已由赞普即位之初的不到十万人,发展到了带甲士三十万,牲畜数百万头,不仅完全恢复了曾经一度的衰弱,而且实力之强,更超过老赞普时代。

此时的吐蕃已经不甘心几年前的失败,他们要夺回一度失去的土地,尤其是盛产粮食的九曲和大非川一带,要把疆域恢复到大唐八年前的程度,也就是唐蕃两国以石堡城为界。

大相尚息达赞建议,吐蕃应该文功武略并举,不仅要出兵争地,还要派使臣前往大唐谈判,从政治上取得制高点。

达赞顿素闭目沉思,临行前赞普再三叮嘱,他此行的任务是请唐军撤离积石山一带,把柏海和乌海还给吐蕃,那里从来都是吐蕃的领土,如果唐军能退回到大非川,吐蕃愿与大唐会盟。

达赞顿素在成都觐见了南唐皇帝李隆基,他们的要求被李隆基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那么这次长安之行,又会有多大的收获?达赞顿素并不抱什么希望。

“大论,资料和礼物已经准备好,刚才唐廷也派人来催过两次,觐见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

达赞顿素点点头,道:“好吧!现在出发去大明宫。”

……

吐蕃使臣觐见大唐皇帝的地方安排在紫宸殿的副殿之内,除了少年皇帝李适外,还有监国李亨,以及政事堂的全体成员,另外鸿胪寺的主要官员也将参见觐见。

自从李豫登基后,他大力推广简约之风,废除了很多繁文缛节,其中也包括对外邦来使的接见,诸如举行盛宴、大加赏赐和繁杂奢华的接见仪式等等,都统统被废除,节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李适登基后,这种简约之风得到了很好的延续,掌有实权的李庆安尤其赞赏这种简约,他不只一次说过,接见外藩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接见的规格,比如今天接见吐蕃使臣,全体政事堂成员都出席,便足以表现对吐蕃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