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临危受命(第3/4页)

李庆安拱手笑道:“请相国明鉴,如果黑衣大食内讧平息,高将军就不可能一度横扫吐火罗,黑衣大食早就派重兵驻防吐火罗了,而且卑职问过洛阳的康国胡商,三个月前,什叶派并没有遭到镇压,当然他们或许会以一种和平的方式解决内讧,但无论如何,什叶派的不满必然是大食内部的一颗火种。”

“说得好!”

李隆基赞道:“不管是大食有机可趁也好、无懈可击也好,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李爱卿对大食和河中局势的了解,此任非你不能胜任,不知爱卿还需要朝廷做什么样的支援?”

“陛下,臣有三点期望!”

“爱卿请言。”

李庆安早有腹案,他朗声道:“第一,臣希望能全权处置河中危局,请陛下授权以臣。”

“臣坚决反对!”张筠站起身反对道:“节度使对外发动大规模战役向来是由朝廷决定,若放权节度使,会造成节度使权力过大,朝廷难以控制的局面,臣反对!”

李林甫也道:“臣也认为不妥,若放权安西北庭,那范阳若提出同样的要求,朝廷又如何处置?朔方、剑南、陇右、河西都是同样的问题,臣也希望慎重处置放权问题。”

两大重臣反对,本来想一口应允的李隆基也犹豫了一下,他想了想便道:“李爱卿说的也是实情,碎叶离长安太远,往来禀报会误了战机,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样,朕可部分放权,李爱卿可全权处置对大食的事务,其他重大事宜如涉及回纥、吐蕃等,还是要禀报朝廷,不得擅自做主,各位爱卿可有意见?”

李隆基的部分放权众人也认为有必要,便都同意了,这时,李庆安又道:“臣的第二个希望便是军需物资及钱粮后勤,若从中原运送,则劳师费力,来往不便,臣希望能就地集募,望陛下给朕经营安西北庭的权力。”

李隆基点了点头,不等其他大臣反对,便道:“经营河中防御非一日之功能完成,朕任命你为安西营田支度使,可全权处置安西内政。”

节度使拥有地方政务处置权绝对是一件大事,安禄山之所以能造反成功,就是因为他得到了地方政务的处置权,军政合一,实力大涨,一般来说都不会请授予人,但李庆安在当北庭节度使时就已经得到了地方政务处置权,所以他的这个要求其实就是希望能恢复过去的权力,李隆基恢复碎叶心切,便慷慨应允了。

但有一点却不容含糊,那就是人事任命权,李隆基却绝不会交给李庆安,李庆安的任何任命,还是必须要经过朝廷同意。

李庆安得到了军政大权,他心中一松,便笑道:“臣还有两个小要求,希望陛下和各位相国能同意。”

这就是他的第三个要求了,实际上是两个要求,合二为一,打了一个事不过三的擦边球,李隆基既然已经全权任命他处置大食事务,只要不是过分的要求,他应该都能接受,他便笑了笑道:“说吧!还有什么小要求。”

“陛下,安西其实是三面受敌,南有吐蕃、北有回纥,而对大食更是要在吐火罗至碎叶的数千里战线防御,高仙芝之败,很大一个程度上就是兵部不足导致,所以臣参照开元十八年的旧例,希望陛下能调天威军协助臣夺取碎叶。”

天威军也就是石堡城的三万驻军,由陇右、朔方、河西三个节度府的精锐之军组成,应该说李庆安的要求并不过分,开元十八年,河西节度使牛仙客奉命攻打碎叶,就调动了朔方、河西和陇右的六万军队,有这个先例在前,李隆基倒不好拒绝。

倒是杨国忠有点着急了,最近他和哥舒翰打得火热,眼看哥舒翰要成为他的势力范围,李庆安却横刀夺军,抢走哥舒翰的三万精锐,哥舒翰必会埋怨他不加阻拦。

杨国忠连忙起身道:“陛下,臣反对此方案。”

本来张筠也想反对,不过杨国忠抢先了,他倒不好开口了,便沉默不语,李林甫是很清楚哥舒翰又投靠杨国忠之意,若能借此机会敲打一番哥舒翰,他也乐见此成,因此他也保持了沉默。

杨国忠走出座位,站到李庆安旁边,跪下磕了一个头道:“臣担心抽走陇右精锐,会影响对吐蕃的压力,现在吐蕃已经支持南诏,说明他野心又复燃的趋势,臣认为万万不可掉以轻心,臣可以提一个替代方案,可再迁三万军户赴安西,准李使君募三万军备战。”

杨国忠之言也有几分道理,李隆基便笑着问李庆安道:“爱卿以为如何?”

“陛下,远水不解近渴!而且臣要求将三万天威军的家眷也一并迁入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