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败得甚好(第2/3页)

想到这里,随口就问:“卿有子乎?”秦宜禄毕恭毕敬地回答道:“有一男,小名阿苏,才刚两岁。”是勋心说果然秦朗就已经降生了,话说那家伙在《魏氏春秋》中是入了奸臣传的,果然有其父必有其子!

曹操为他安排的暂居之处就在官廨旁边,据说本为袁术谋士、主簿阎象的宅邸,跟曹德暂居之处距离不远。他在秦宜禄的搀扶下,缓缓行往居处而去,才到门口,突然从门内冲出一名少年来,没头没脑地就叫:“你可回来啦!汝儿为我所救,可知道么?!”

是勋闻言就是一愣,定睛观瞧,只见这少年不过十五、六岁年纪,剑眉星目,生得颇为英挺俊秀,但是满脸都是烟尘之色,头上晶亮亮的全是汗珠——“汝这小子,如何到寿春来了?!”

原来这少年不是旁人,正是他在周直庄上捡到的那个魏延。

魏延见了是勋就叫,说“汝儿为我所救”,是勋听得是一头雾水,问他如何不在许都呆着,却到寿春来了。魏延这才拱一拱手:“特来给你报喜啊,三日之前黄昏时分,尊夫人产下一女,有六斤重……”

“当真!”是勋闻言大喜,颤巍巍地一把抓住魏延的手腕,“三日之前,那是……你三天就跑到寿春来了?足感盛情——生产可顺利么?”

“实话说,”魏延一努眉头,“很不顺利,险些一尸两命……”

原来曹淼难产,折腾了好几个时辰都无法产下孩子来,那些事先安排好的稳婆全都束手无策,府中鲁肃、鱼他以下,急得满许都城内搜寻大夫。那天魏延上街遛跶,便正巧撞见一名熟识的是府仆役,问清了内情,当即大拍胸脯:“某前日在城西见到有位行医,据称医术甚为高超,待我引汝去请他来。”

于是请到了医生前来,那人果然医术高明,随便施了几针,婴儿就顺利地呱呱坠地,母亲的性命也得以保全。当下是府想要派人往淮南送信,魏延就说啦,我的马快,我去好了。

到了是勋面前,魏延也不忘吹嘘,说我的坐骑乃是师父太史慈帮忙挑选的并州良骥,起名叫做“逐日”——是勋心说瞧你起的这名字,你是夸父吗?小心将来被活活烤死……希望不是在上方谷之中。当下连声致谢,又顺口问道:“那医者医术如此精湛,不知是哪里人?我家中可给他重酬了么?”

魏延答道:“乃彭城人樊阿,来许行医,名声甚响——我听得消息,便来报信,甚至家信也未及携带,更不知你家中是否重酬他,想来……”他话还没能说完,是勋的脑中却骤然一亮,手上不禁加了两分力道:“你说他叫樊阿?!”

“是啊,”魏延有点儿迷糊,“你听说过此人?”是勋一皱眉头:“你可能将他请到寿春来么?”

魏延说这就不好说啦,我跟他又没啥交情。是勋一把揪住魏延,朝外就跑:“你我这便去拜见曹公!”

彭城樊阿,这个名字是勋前一世是听说过的,此人乃是当代神医华佗的弟子,据说最擅长针灸,治好了无数烈症、顽疾。他就想啊,能不能把樊阿请到寿春来,试着给典韦治治看呢?典韦这样子,恐怕是没法下药的——这年月又没有输液——或许针灸能够救他一命。

跑到官廨,却被告知曹操已经前往各门巡视,鼓舞士气去了。是勋问明白了方向,扯着魏延——后面还跟着个秦宜禄——也不管自己正心虚气短了,拔腿就追。好不容易赶上曹操,他却已经上气不接下气,浑身软绵绵的,一个字儿都说不出来了。

魏延也挺迷糊,好在秦宜禄是个有小聪明的,当即禀报曹操,说我主新得一女,本是难产,为一名唤作樊阿的彭城医士所救,他听闻此言,便来寻找曹公,不知有何缘故。曹操多敏啊,一听这话就明白了,赶紧问是勋:“此樊阿果然精通医术么?”

是勋答不上话来,只是连连点头。曹操立刻招呼书记:“取笔墨来,某亲自写书延请这位樊医士!”当下倚在马旁,伏着马鞍,一挥而就,又叫取司空大印来用了,随即左右望望,想派谁回许都去请樊阿呢?魏延再次自告奋勇:“吾马甚快,不足三日即从许都驰来寿春,愿为曹公效劳。”

曹操问你谁啊?魏延报了姓名,甚至还把坐骑的名字也给说了。曹操说我听说过你,其实你那匹马还是我赐给太史慈的哪。注目是勋,那意思,这小子靠不靠谱?是勋还是说不出话来,只好继续点头。于是曹操就把书信递给魏延,许诺道:“若能达成使命,某回朝便荐卿为郎!”魏延闻言,异常兴奋,接过书信,朝曹操深深一揖,转头要走时,却突然想起来,加上一句:“即便樊阿已离了许都,小子也必探其踪迹,将他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