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2/2页)

其实,这些士族出身的神仙家,根本不太在乎冥界的国家机器配备得是否合用,他们要搭造的是整个灵界的体系,那个体系的主干是仙真,而冥府只不过是最末梢的分枝。在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中,灵界分为七“位”,也就是七个阶级,每一阶级中又分中、左、右,比如第一阶中,中位是道教的最高神元始天尊,其左位、右位则为高上道君、元皇道君之类。

其他六“阶”的安排大致相同,而罗酆山的诸鬼官包括北帝炎帝在内,都被挤压在第七阶,也就是最末一阶。若问陶弘景之辈位于何处?他们真不客气,上清派的先师王方平、魏夫人、杨羲以及许家诸大佬都高踞于第二阶,那里自然也给陶弘景留着位子。

而陶弘景的老朋友其实是他老板的梁武帝萧老儿,死后即便靠老关系给以“上圣之德”的待遇,“受三官书,为地下主者”,仍须再过一千年才能升至“三官之五帝”,再过一千四百年,“方得游行太清,为九宫之中仙”。而九宫中仙只是勉强够上朝见元始天尊的最低资格,到了那时,萧老儿搬着梯子可能还摸不到陶弘景的脚后跟呢。当然这要比淮南王刘安登仙之后只能在天宫看厕所强多了。

陶弘景们编排这个《真灵位业图》的用意,就是要极大地抬高仙人的地位,即使是圣君贤臣,也远远不如一个普通的仙人。南朝的“士族神仙”想装出不食人间烟火和对权位的藐视,又掩饰不住内心对权势富贵的企望和谄媚,所以一面把历代的圣君贤臣踩在脚底下,一面又觍着老脸做人间帝王的“山中宰相”。陶弘景这位号曰“华阳隐居”的大知识分子,人称儒释道三通,大约是指他以道教的身份,偷佛教的东西,来效劳于帝王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