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2/2页)

但无论怎么想,总是让人弄不明白。李后主本来是要报复宋太祖、宋太宗才转世为宋徽宗的,可是结果却是又让宋太祖的后身粘罕把他耍弄了一回,这是谁报复谁呀?如果说他报复的是宋家王朝,可是他自己的儿子赵构就是吴越王转世,谁知宋王朝的太宗以下诸帝又是哪位转世呢?中国人的报应思想与西方的轮回说很有些异样:轮回是灵魂自家转世受报,作福作孽是自己的事;我们的则是恩仇施报于子孙,父债子还,积德积善则余庆归于儿孙后代。用简单的比喻来说,中国的存折是留给阳世的儿孙享用,而佛家的存折是给自己下辈子预备的。太祖太宗作的孽,应该让他的子孙们偿还,这是中国式的报应法;李后主转世讨债复仇,却是西方的报应法。二者如果各行其是,倒也说得通,可是一旦搅到一起,结果就成了个没人能想明白的混账模式:李后主为了让赵家子孙做亡国奴,把老赵家的脸丢尽,就不惜让自己做了宋徽宗。可是宋徽宗知道自己这一生所担负的使命吗?他裹在生羊皮里坐着爬犁子(假定如此)向着冰天雪地的流放地五国城进发时,即使不会想着天下百姓,但也许会想到自己那些一个个被轮奸而死的妃嫔和女儿们,他还会有一种成功的快感吗?我想如果他这时还精神正常,想到的也许是:我前世作了什么孽,欠了谁的债了?同理,赵光义连自己的儿子(当然也包括自己的老爹)是哪个野种转世都顾不得,还管什么十代八代的子孙,还管什么宋朝的脸面、江山的盛衰?

不要以为这种拎不清的故事只是我们愚民才能编出来的,就是饱读诗书的大人先生们也一样是这个水准。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卷一中就记录了一个比宋徽宗更为高深莫测的讨债鬼。

这是纪学士老家河北献县的事。一个姓胡的土豪看上了邻村老儒张月坪的女儿,要纳为小妾。张月坪不肯,姓胡的就趁张家母女回娘家,派人点了把火,把张月坪和他的三个儿子全都烧死。姓胡的又假装好人,协助营葬,周济张家母女,过了些日子,就又向张妻透露出娶其女为妾之事。张妻感激胡某的恩惠,便同意了,但张女执意不肯。于是这天夜里,张女便梦见亡父前来,说道:“汝不往,吾终不畅吾志也。”于是张女便成了胡氏的小妾,一年之后,生下了儿子胡维华,而这胡维华正是张月坪所投胎!胡维华长大之后,弄了个邪教,准备造反,结果为官府察觉,一队官军包围了胡家,纵火而攻,全家老小全被烧死,胡维华自然也在其内。于是张月坪就遂了他的复仇之志,灭了胡家的满门!

此类拎不清的故事如果传到东洋西洋,便会让番邦的骚鞑子们笑掉大牙的:什么“靖康耻”、“民族恨”,不过是你们自家讨债罢了。一切都是宿命。国恨家仇就那么轻松地消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