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政变的第三天,12月6日早晨。

金玉均致函袁世凯,大意是责备昨天清兵妨碍了宣仁门的封锁,出言极为强硬。

原来,昨天在宣仁门,清军妨碍封锁,就任为前后营使兼左捕将的第三号头领朴泳孝大发雷霆,要与清军较量,经竹添和金玉均好言劝慰,才平息下来。

“即使锁上大门,从外面进攻也能把门砸碎,最重要的是加强戒备。”金玉均说。

然而,总得抗议一下才行。给袁世凯写信之后,金玉均以户曹参判的身份,检查了财政和兵器库存量。

使他大为惊异的是,步枪都生了锈,可能是演习时被雨淋湿却没有擦拭的缘故。锈得几乎压不进子弹。

“这可是大事,赶快擦!”金玉均命令道。

不久,竹添公使来到,说:“日本兵久驻宫中,恐遭物议,我想让他们今天撤出。”

“这可不行!”

金玉均不禁大声喊起来,他刚刚看过生了锈的枪支,一旦清军来攻,将不能还击一枪。他苦苦哀求。

“原来如此……”竹添苦笑了。

“三天,再驻守三天。有三天,枪支就能拆卸擦洗完,新政权的基础也就巩固了,然后,日本兵撤去,只留十名士官,当训练教官。”

“这些事要同村上大尉商量。”竹添让步了。

金玉均又提出借款问题。

“需要多少钱?”竹添问道。

“五百万美元。其中三百万美元是现在就迫切需要的。”

“五百万美元……急需三百万?”

“贵国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吧?我打算同英、美诸国也商量一下。”

金玉均提出英、美两国,用以牵制。

“阁下到我国考察过,对我国的实力却似乎估计过低。”竹添挺起胸膛,“三百万美元,随时拿得出来,放心好啦!”

这时,清军派来一名士官,要谒见国王。

“不行!”金玉均大叫,“吴兆有、袁世凯、张光前他们来了倒可以引见,一个无名小卒,岂有此理!”

“那怎么办?”来通报的士官问道。

“领他去见两位议政!”

领议政李载元和左议政洪英植代替国王接见了清军使者。他是来为提督吴兆有送信的。内容是简单的慰问:

大王殿下:昨晚闻受虚惊,今幸大王洪福,京城内外平静如常。务乞放心。敝军三营亦托庇无事,一并声明……

这封信虽然充满了讥讽,但毕竟是慰问,必须回复。由朴泳教执笔复函,交使者带回。

这时,盛传闵妃已死,九岁庶子登极。国王是死是废,令人猜疑。

袁世凯向李鸿章呈文:

人心日益汹汹,军民结众数十万,将入宫尽杀倭奴……

又呈文:

若日兵劫王东去,另立新王,则虽在此保护弹压,既失一国,又失一君,咎孰大乎?

袁世凯感到事态紧急。

形式上清军必须有朝鲜方面的要求才能动用武力,但国王此时落在政变集团掌握之中,无法写字据。于是,袁世凯致函右议政沈舜泽:“请阁下代表朝鲜政府,写一封要求清军驻军出兵的信件。”

沈舜泽立刻送来一信:

本月十七日(阴历)夜,奸臣金玉均等托言宫中有乱,密召日本公使竹添进一郎带兵入卫,逼王移宫,禁止出入,内外隔绝,至今三日,声息莫通。今闻杀大臣六人,中官一人。我王囚辱万端,祸犹未测。在外臣民痛恨号泣,莫省所措。乞三营大人袁司马、吴统领、张总兵火速派兵前来保护,以见天日复明……

沈舜泽之外,户曹参判南廷哲及其他朝鲜军方官员也写来密信,要求清军出兵。

袁世凯以此为依据,准备率兵入宫,保卫国王。首先,他派使者谒见国王,但被阻挡。这个使者就是上次送信的士官,名叫周得武。

随后,袁世凯率兵前去,提出谒见国王。

金玉均传话:“袁司马谒见国王,理当可以,只是率兵前来,极不稳妥,是不能容许的。”

午后二时半,清军方面照会竹添公使:

敝军与贵部驻此,同系保护国王。昨日,朝鲜内乱,杀害大臣八九人。现王城内外军民不服,欲群举入宫,环攻贵部。弟等既恐复惊国王,又恐贵部受困,将率队进宫,一以保护国王,一以援护贵部,别无他意,务请放心……

据说,竹添拆阅之前,已经听见了炮声。